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关于命案防控,你要知道......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04 浏览次数:

为了您和家人、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请大家认真学习命案防控知识,广泛宣传,积极防控,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共同营造和谐平安的生活环境!

01

命案是什么

命案,就是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放火、抢劫、强奸、绑架致人死亡等八类案件。这八类案件也是刑事犯罪活动中恶性程度最高,危害最为严重的案件。

02

什么是民转刑案件

民转刑案件,就是指因工作生活中的纠纷、矛盾、债务、婚恋、医患、邻里琐事等民事纠纷激化形成的刑事案件。民转刑案件发生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类型:

生活矛盾型

邻里之间为日常生活琐事不能互谅互让,容易产生相邻权纠纷、争农具纠纷,宅基地、通道、采光纠纷等,区区小事竟拳脚相加,进而演变为故意伤害或纵火案。


医患纠纷型

此类纠纷是患者与医疗单位,尤其是与民营或个体医疗场所因医治费用和服务等问题引起纠纷而发生的损毁财物、故意伤害案。


婚恋纠纷型

由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家庭观不同,往往因家庭矛盾、感情纠葛而引发纵火案件、伤害案件、杀人案件等刑事犯罪,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


经济纠纷型

随着经济生活的繁荣、发展,人们之间的经济往来不断增多,风险不断加大,稍有不慎即造成经济纠纷。


口角小事型

在日常生活中,个别人法治观念淡薄,往往因喝酒、娱乐等生活小事引发口角,从而产生伤害。

03

命案带来的严重后果

1.心理成本:命案犯罪人往往精神恍惚、无法入睡,不敢与他人进行正常接触,无法原谅自己,后悔自己的所做所为,惶惶而不可终日。

2.家庭成本:命案犯罪人犯下弥天大罪,让家人、亲戚、朋友为你担惊受怕,名誉受损。其家人在生活、工作中也容易遭受歧视,甚至从事某些职业还会受到限制。

3.人生成本:命案犯罪人情节轻微则服刑,剥夺政治权利,失去人生自由,做不到想做的事,见不到想见的人,一生将毁于一旦。或者处死刑,剥夺生命权,将被处以极刑结束生命。

04

命案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

1.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疾病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而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强奸罪,致使受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5.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抢劫罪,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05

命案防范须知

1.倡导阳光生活方式。保持单纯干净的朋友圈、生活圈、交际圈,不与三观不正之人往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参与黄赌毒等违法行为。

2.家和才能万事兴。每一个人都要对婚姻负责,对家庭负责,不要尝试婚外情。已婚人士要珍惜自己的另一半,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

3.珍惜缘分和感情。男女朋友间、夫妻间产生感情纠纷,应该理性解决,但有一些人不妥善思考化解纠纷,反而因爱生恨,转化为情感暴力,引发故意伤害,甚至造成悲剧。

4.凡事需三思勿冲动。冲动是魔鬼,学会冷处理冲突,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与他人产生纠纷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失控走极端。

5.美酒甘甜勿贪杯。推杯换盏,情激气满,一时之威,一生之悲。大多偶发性犯罪,当事人事先并没有伤害他人的主观动机,但在酗酒之后,情绪激动,失去冷静,逞一时之气,最终酿成严重后果。

6.个人财产信息不外露。在公众场合不轻易说出自己家的财产情况,在外面不轻易漏出钱包及包里的现金。不轻易泄露自己的手机号、家庭电话、家庭地址、车牌号等个人信息。

7.夜路独行需当心。深夜外出应注意,避免独自一人并避开偏僻路段。

8.共同关爱精神病患者。怀疑自己有精神疾患,要到医疗机构就诊。社会要正确看待精神疾患,关爱精神病患者。监护人要积极履行监护职责,发现精神病患者有伤人或者自残行为,应保护自己并及时报告或报警。

9.钱债之争勿极端。得不到应有的劳动报酬,拿不到应还的债务,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绝不能因一时不忿,走上极端的道路。生活中,务必拒绝高利贷及其他非法金融活动。

07

几点建议

红河县广大父老乡亲们:当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债务、婚恋、医患、邻里琐事等各类民事纠纷时,请您做到以下几点:

1.冷静理智,避免情绪失控

【先平复情绪,后解决问题】矛盾纠纷发生时,请务必保持冷静,控制言行,切勿因一时冲动采取过激手段。情绪激动时,可通过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等方式缓解,待冷静后再协商处理。

【换位思考,增进理解】尝试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用沟通代替对抗,以包容化解分歧,避免矛盾升级。

2.依法依规,选择正确解决途径

【自行协商,互谅互让】若矛盾双方能理性沟通,可就争议事项友好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申请调解,化解纠纷】协商未果时,可向以下机构申请调解: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免费提供纠纷调解服务。乡镇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复杂矛盾纠纷化解。妇联:提供婚姻家庭纠纷咨询、调解服务。行业性调解组织:如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专业调解机构。

3.法律途径,依法维权

如涉及经济赔偿、合同纠纷等,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济困难群众可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申请免费法律咨询或援助。

4.紧急情况,立即报警

若矛盾激化可能引发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危险,请立即拨打110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相识一场即是缘分,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关注街坊邻里的动态,发现打架扯皮之事主动上前劝解,遇到不能控制的场面及时向派出所报警。广大父老乡亲们,生命只有一次,永远没有重来的机会,为了你及你家人、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请广泛宣传,积极防控,共同营造和谐平安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