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瓜果飘香。在红河县车古乡百香果种植基地的山坡上,连片果园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盛产期。沉甸甸的果实缀满藤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勾勒出一幅硕果累累、充满生机的丰收画卷。

走进果园,绿意盎然的百香果藤蔓交织缠绕,沿着一排排整齐的支架向上攀爬。拨开浓密的藤叶,一颗颗饱满圆润的百香果垂挂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清新馥郁的果香随风飘散,让人未食先醉。果农们穿梭在藤蔓间,手指轻捻果实,熟练剪下、收入竹筐,忙碌的身影间,透露着收获的喜悦。
“我从2024年开始种植百香果,主打品种就是‘台农一号’。”基地负责人李宝权一边查看果实成熟度,一边介绍,“这个品种果大肉厚、酸甜度适中,很受市场认可,主要销往昆明、广西等地。目前我们种了47亩,收入可观。”李宝权拿起一颗百香果轻轻一掰,果香瞬间迸发,金黄的瓤肉包裹着饱满的黑色籽粒,让人垂涎欲滴。据了解,基地这批百香果苗于去年12月完成栽种,今年6月中旬便陆续进入采摘期;进入9月,果实甜度稳定在20度以上,色泽、香气、口感都达到最佳状态。
丰收的喜悦不仅属于果农,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长在藤上的百香果。”游客李欣然捧着刚摘下的果实,兴奋地说,“现摘现吃就是不一样,酸甜可口,汁水特别足,我准备多带些回去给家人朋友尝尝。”
据介绍,“台农一号”百香果的采收期长达4个月,漫长的产果周期为农户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益。这颗拳头大小的果实,不仅承载着当地农户增收的希望,还成为深山里一张亮眼的“致富名片”。
截至目前,车古乡已累计发展百香果产业4000余亩,仅2025年就新增种植面积2500余亩,产业覆盖6个村委会。经测算,每亩百香果产值可达2.4万元。“我们会继续做强做优百香果这一特色产业,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车古乡副乡长戚亮亮表示。
近年来,车古乡立足当地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创新探索“党组织领办+公司统一运营+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批发市场联动销售,有效拓宽了市场渠道,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截至目前,全乡已累计销售百香果1800余吨,实现产值1100万元,直接带动380余户农户增收。如今,车古乡的山坡上,满园紫金相间的百香果不仅甜了人们的“舌尖”,还富了农民的“口袋”,为红河县乡村振兴之路开辟出一条“甜蜜”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