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扎河乡党委、政府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聚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总体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做优产业文章,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探索出了一条芭蕉芋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子。
深化党建引领,凝聚合力谋发展
阿扎河乡党委、政府坚决扛牢乡村振兴主体责任,立足本地区农业农村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子,经过多次考察交流,成功挖掘芭蕉芋产业发展优势,并引进贵州企业在本地建立芭蕉芋加工厂,以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助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在全乡成立10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组织引领、村“两委”牵头、返乡能人带头,采取“飞地抱团”发展模式,带动1000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全乡种植芭蕉芋3000余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优化产业结构,精准发力抓发展
阿扎河乡以助农增收为目标,竭力挖掘本土传统产业潜能,经过民意调查,结合效益分析,得出试验测算结果:阿扎河乡的芭蕉芋淀粉产出率高达28%,高于其他产区4%-6%左右,且淀粉黏结度高,糊化温度低,糊透明度好,具有较高的品质优势。此外,芭蕉芋亩产量达4.5吨左右,按收购价750元/吨计,亩产值达3375元,比玉米产业高出1.62倍左右,且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经济价值较高。阿扎河乡依托芭蕉芋产品优势,聚力招商引资,着力延链补链,不断推动芭蕉芋产业提质增效。
转化收益分配,激发活力促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农户种植积极性,保障合作社高效运转,在乡党委政府指引下,企业秉承“让利于民、让利于社”宗旨,将保底收购价定为750元/吨,确保农户每亩收益达3375元以上,收成后企业给予合作社30元/吨的质量奖补。加工后芭蕉芋亩产值达5733元,扣除各类成本后,企业收益占总产值40.61%,农户收益占58.87%,合作社收益占0.52%。为切实提升社会效益,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合作社将奖补收益按“442”联农带农益农新模式再次分配,其中:40%用于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40%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照顾“一老一小”等村内公益事业,20%用于村集体分红。
强化联农带农,增添动力稳发展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利益联结模式,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户种植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契约关系,签订购销合同。由企业负责引种育苗、技术培训、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目前开展技术培训20期2000余人次,组织带头人外出考察学习2期20余人次,阿扎河乡芭蕉芋种植管理技术逐步提升,老百姓对芭蕉芋产业的认可度高。合作社负责组织化运作,在土地托管、产销对接、物流运输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服务。此外,阿扎河乡党委、政府以扶持发展中半山区特色农业项目为契机,经乡党政班子会议研究决定,将芭蕉芋产业纳入政策扶持产业,给予农户500元/亩的补助资金,预计补助150万元,种植户户均收益1500元,其中:脱贫户700户,收益105万元。合力保障农户收益,提升生产集约化、组织化水平,为芭蕉芋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
活化链条效益,拓展潜力强发展
为切实提高芭蕉芋产业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农户持续增收,阿扎河乡党委、政府抓实市场主体培育,强化招商引资、加大政策支持、提升服务水平,成功引进1家龙头企业在本地建设一个日生产量为40吨的加工厂,初步形成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的芭蕉芋全产业链,打通了农户产销堵点,破解了产品滞销难题,并且还带动周边乡镇(石头寨旧施、马街、戈奎)种植500余亩。同时,根据生产需求,加工厂每年稳定用工5人,月薪3000元/人,吸收零工500余人次,日薪100元/人次,有效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有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初步概算,预计2024年阿扎河乡芭蕉芋产业销售额超1012.5万元。目前已有3000余农户报名种植芭蕉芋,2025年种植面积将达1万亩以上。
下一步,阿扎河乡将举全乡之力做大做强芭蕉芋产业,以生态芭蕉芋基地、特色村落、绿美村庄为载体,发展绿美经济业、生态环境业、休闲观光业,全力打造阿扎河乡芭蕉芋特色小镇,融合“棕榈之乡”“歌舞之乡”美誉及万亩棕榈园基地,形成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民族特色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芭蕉芋生态文旅全产业链。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