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以“县级财政补助+乡级统筹+村级自筹+社会众筹+群众投工投劳”的五级联动模式整合创建资金,抓好“习语、绿色、便民”三项元素融入,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县91个村(社区)至少建设一条“习语环道”,让“习语环道”成为“乡村振兴大擂台”和“好书记大比武”的加分项,让红河县再添“高颜值”党员群众教育“红色打卡地”,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绿色“打卡”,让村庄环境“美”起来。紧扣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美丽村庄为主题,将“党建红”与“生态绿”有机融合起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依托乡村理事会积极协调各方支持,以“留住古树、留住乡愁”为定位,注重保留原有风貌和历史记忆,抓好“习语、绿色、便民”三项元素融入,通过“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党群一心共同参与环道杂草清理、平整路面、铺设水泥、绿化美化等多个环节,打造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型党建新阵地,进一步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不断提升村庄环境卫生。目前在5个乡镇共建成7条“习语环道”。

活动“打卡”,让党群力量“聚”起来。通过“组织共建、阵地共用、资源共享”等形式,持续加大习语环道红色阵地影响力,探索“树荫”课堂、“情景”课堂、“互动”课堂等党员教育新模式,把学习搬到室外,变“简单漫灌”为“视听体验”,通过可视化的呈现,让党员、群众“听得进去、看得明白”,着力改变党员活动方式单一的状况。自习语环道建成以来,围绕不同主题,共开展“主题党日+”、妇女节“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党员义务劳动日、老党员“忆初心使命,谋乡村振兴”主题活动等党建活动50余场,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汇集各方力量,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

学习“打卡”,让党员教育“活”起来。利用图片文字和展板的形式将党建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创新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实景教学”,将素材变成教材、现场变成课堂,把边走边学形成常态,把边走边思形成习惯,把边走边悟形成本领,让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在休闲娱乐中重温党史激发爱国热情。目前,已累计6000余名党员群众前来环道游玩学习,习语环道已然成为红河县名副其实的党员群众教育“红色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