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滇南的红河县撒玛坝梯田近些天陆续进入“开秧季”,红米种植户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他们播下的不仅是对丰收的渴望,更是全家增收、脱贫奔小康的期盼。在这层层叠叠的梯田之间,也活跃着上海援滇干部的身影。根据“聚焦一线”的精神,2017年9月,上海第十批援滇干部叶鹏举从他挂职了15个多月的红河州发改委副主任岗位,转任到州扶贫办暨红河县,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小红河”——全国哈尼族人口最多的深度国贫县。驻县之前,叶鹏举已对口帮扶了长宁区所结对的金平、石屏2县近一年半、后来接手的绿春、红河2县也对口半年有余,应该讲对包括“小红河”在内的红河州的贫困情况也算相当了解。但到任红河县之初,面对近30%的贫困发生率和8732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尤其是深入了解到山区县自然灾害多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以及产业基础、社会发育都比较滞后等主客观制约条件之后,他坦言任务之巨有些超出预估。但他很快就被县委、县政府那种抢抓机遇、自强拼搏的“精、气、神”所感染,在空前的紧迫感和庄严的使命感驱使下,很快就全心投入到“小红河”的扶贫协作、脱贫攻坚当中。在做好计划内项目和规定动作的同时,他紧扣贫困户参与率高、县域发展带动强的领域,发挥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优势,努力践行并不断丰富“三年援滇行、一生红河情”的援滇精神。
围绕水果嫁接资源,助推红河谷30万亩热区开发
红河谷是典型的干热河谷、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大力支持下,硬是变劣势为优势,积极推动红河谷30万亩热区开发,主攻热带水果培育和推广规模化种植。援滇干部也积极寻求上海和东部地区的各方支持,协同投入到红河谷热区开发中来。2017年10月14日,由红河县、匠星创新发展公益基金会主办的“为爱认筹守护成长”——密姹红柑扶贫认筹发布会在昆明成功举办,来自上海、北京、昆明等地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017年12月5日,在中国互联网基金会等支持下,红河县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与上海易果集团、中国扶贫基金会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推进热区水果产销的标准化和规模化。2017年12月26日,红河州政府、上海易果集团、浙江万里神农公司积极探索“扶贫+兴农”模式,首块示范田项目正式在夏黑葡萄培植基地揭牌,并将逐步向红河谷等地区延伸覆盖。2018年1月下旬,为学习外地好经验好做法,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帮助下远赴四川黄果柑合作社考察交流。下一步,仍将围绕热区水果,积极嫁接资源,努力推动红河特色果品在培育、种植、包装、储运等环节的标准化、规模化。

围绕红米协同创新,提升撒玛坝梯田及其产品知名度
撒玛坝梯田连片1.6万亩,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哈尼梯田,恢宏雄壮、婀娜多姿。但是当地村民却苦于红米销售不畅、定价过低等原因无法真正摆脱贫困,被迫外出打工,不仅抛家别子,也让一些梯田遭到弃耕。县里组织远赴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多地、采取多种方式推介梯田红米及其共作产品如鲫鱼、泥鳅和鸭蛋等,但即使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的梯田红米也难以建立稳定、量大的供销渠道;在有关方面支持下,虽通过“电商平台+合作社+农户”模式向全国推广梯田红米及共作产品,但也难以实现优质优价。2017年,在多方协同下,援滇干部引入上海腮红娃娃农业科技公司,通过中国妇基会资助建立了哈尼梯田红米“妈妈家”项目。为当地建档立卡的哈尼族贫困妇女提供古稻种红米种植、电商销售等公益培训和技术支持,努力解决技术标准不统一、市场对接能力弱等造成的红米产量和销价不理想的状况。目前该项目已吸引了3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参训。同时,受众筹模式启发,在传统的现货销售、认购等方式外,尝试推出认筹模式,效果超出预期。

2018年元旦期间,红河县在中国妇基会、上海腮红娃娃公司大力支持下,在上海举行撒玛坝梯田红米推介及认筹活动。活动选择了1个典型村寨--宝华镇龙玛村作为首个试点。该村67户、344人,均为哈尼族,收入来源主要靠红米种植和销售。龙玛村的梯田红米认筹项目得到了上海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2018年尚未播种与收成的76份哈尼梯田的红米期货以每亩4800元的价格认筹一空。抛荒现象在龙玛村不见了,种植户心里更踏实了。在叶鹏举的积极协调下,2018年4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只用三周多时间即完成了“中国最大哈尼梯田(连片)”的认证流程,并在4月21日的开秧门活动上正式颁发认证证书。这进一步提高了撒玛坝梯田的知名度,必将带动梯田红米及鲫鱼泥鳅鸭蛋等共作产品的销售。梯田产品销量大增后,也必将进一步提升撒玛坝梯田的知名度。而这,又对梯田的旅游景观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都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围绕市场做文章,力图贯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红河县自然资源和特色物产十分丰富,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之经营主体市场化、标准化意识较差,大多“养在深闺人未识”,跟全国大市场的对接还很不够。比如其拥有的我国南方最大的天然青白石膏矿,不但品位高,而且埋深浅,是绿色环保的建筑建材和装饰装修上佳原料。但受制于潮流设计能力弱及精深加工技术缺乏,多年来没能很好发挥其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带动作用。在有关方面帮助下,援滇干部叶鹏举于2017年11月下旬成功引进掌握全国六成以上石膏建材产销规模的平江石膏协会及其会长单位(总部驻上海),来红河县考察投资合作事宜。目前双方正围绕打通天然石膏建材产业链、提升整个产业附加值,积极洽商具体合作事宜。红河县除了热区水果、梯田红米及其共作产品外,还是红河州最大的菌菇培植基地、云南重要的棕榈产品基地。多种多样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恰是东部地区白领品质生活的日常必需。围绕“特色农产品+东部消费需求”,红河县在中国建设银行及上海分行、中国妇基会大力支持下,正在建行善融平台上线红米礼盒,第一批1500多份爱心红米礼盒,上线四天即超额完成,精准帮扶红河县龙玛村2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本项目目前仍在扩展推进中,预计可实现销售额300万元左右,帮扶3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或增收。
下一步,长宁区携手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及善融平台、顺丰速递及其电商平台等,将组建专门团队、不断挑选更多的红河优质农产品上线。通过东部地区白领的品质消费,来带动对口帮扶地区的农民增收和产业壮大,从而实现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