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的哈尼梯田迎来了秋收的季节,层层叠叠的梯田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金色的波浪,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秋收画卷。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哈尼梯田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耕作收割方式,种植户们有了“科技范”十足的“好帮手”。
在红河县尼美村的田间地头,当地县农艺工作人员熟练地操控着一架架无人机在空中翱翔,精准地将打包好的水稻运送到指定地点。
一架无人机一趟可以运送40公斤水稻,一天可以运送6至8吨,水稻抢收的农忙时节,农艺师们可操作3至4架无人机同时作业。这些现代化的农业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农艺师李孟居说:“由于哈尼梯田海拔高度的不同,收获水稻的难度也增加,无人机的投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极大地减少了农户劳动力的投入。”
对于红河县的农民们来说,无人机不仅是秋收的“好帮手”,更是他们生活中的“新伙伴”。起初,面对这个高科技的“大家伙”,农民们有些不知所措。但在技术人员的引导下,他们很快就享受到了无人机带来的“实惠”。
普伟刚一家是第一批无人机运输水稻的受益农户之一。今年,他家种植了4亩多水稻,往年,把水稻运回家需要肩扛手提,今年无人机只用了短短两个多小时就把他家地里的水稻全部运回了家。“以前我们割稻子要弯腰低头,一天下来就腰酸背痛,现在有了无人机运输以后,不仅速度快,还不用那么辛苦,真是省力又省心。”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乐育镇尼美村村民普伟刚说。
除了无人机,轨道运输车也在哈尼梯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梯田地形复杂,传统的人背马驮的运输方式效率低下,而轨道运输车可以在梯田间灵活穿梭,将稻谷从田间直接运送到家门口,减少了人工搬运的辛苦,提高了运输效率。“无人机运输和轨道运输已经成为我们农业生产的好帮手,未来我们还将探索更多的科技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粮食稳产增收,保护好哈尼梯田这一独特的农业景观。”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农艺师 李孟居说。
红河哈尼梯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哈尼族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了壮观的梯田景观。如今,随着无人机和轨道运输车在水稻播种、病虫害防治、运输等的农耕劳作环节的广泛应用,为红河哈尼梯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年,红河县的哈尼梯田粮食产量较往年有了显著提升。
此次报道不仅展示了红河县哈尼梯田的美丽风光,也向全国观众展现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央视的点赞无疑将进一步提升红河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