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正是野生菌生长和产出的旺季,为进一步有效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红河县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宣传、防控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增强做好野生菌等食物中毒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着力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求各乡镇、各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把防控食用野生菌类中毒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食品安全工作,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按属地管理职责,采取进村入寨、进厂入校(店、馆)等全方位地毯式宣传教育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二是突出重点区域,加强宣传。要求各乡(镇)以推进农村50人以上聚餐报告指导制度为平台,进一步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包括应对食用野生菌在内的食品安全防控工作机制;加强对全县餐饮业和食堂的监督管理,重点对承担接待任务的宾馆、饭店、餐馆、酒楼、饮食店和快餐供应等各类餐馆加工出售野生菌的严格巡查,督促餐饮单位特别是接待宾馆、饭店严格执行定点采购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针对我县乡镇野生菌多发地浪堤镇、乐育镇、车古乡、架车乡这四个乡镇集中进行宣传。在各类农贸市场、乡镇集市、村寨、学校、主要交通要道及集体用餐等场所通过下发预警公告、粘贴宣传画、发送温馨提示等形式,广泛宣传正确食用野生菌的方法和鉴别野生毒菌等知识;通过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头”,“进校门、进家门”,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中毒的警惕性、自觉性以及辨别毒菌的能力,宣传面、知晓率均达100%
三是加强巡查,重点监管。一方面,加强监管。市管、卫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对农民出售野生菌的监管,严禁销售野生菌,坚决杜绝毒野生菌流入市场、进入餐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学校、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和餐饮店及红白喜宴、会议用餐的检查指导力度,扎实抓好监管重点,严禁这些地方加工食用野生菌、发芽土豆、未熟扁豆等食物,有效防控特殊群体就餐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督查。将该项工作纳入督查重点内容,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督查。由县食安办牵头,组织卫生等部门组成3个联合督查组,深入13个乡镇开展为期10天的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专项督查,对未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通过督查,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信息畅通,应急处置到位。各乡镇包括村干部、乡村医生加强巡查监测力度,对如有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救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控制,及时报告和互通信息;各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零报”制度,严禁迟报、谎报、瞒报现象发生。同时,加强野生菌等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有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确保事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