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立足元蔓高速公路连接昆河、昆磨高速公路和中老铁路国际大通道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加快建设省级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引培育外贸经营主体为支撑,谋划布局系列产业,找准融入口岸经济、流域经济、路衍经济的切入点,有效探索出一条内陆县发展口岸经济的新路径,全县进出口贸易额从2021年的0元增长到2022年的73万元、2023年的1802万元、2024年的5568万元,3年增长75倍,今年预计突破亿元。
找准定位破题
紧扣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等短板弱项,红河县主动思变求变,提出“发挥区位和侨乡优势,借势融入口岸经济”的工作思路,成立领导小组,适时进行专题调度,集全县之力推动工作落实。

该县全盘谋划发展路径,将发展口岸经济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红河县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红河县培育重点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商贸活市扶持方案》,以外贸突破跃增为目标,实施做大贸易总量、培育壮大外贸主体、开拓多元化市场、推进特色产业提升、强化财税金融支持“五项行动”,积极孵化新型外贸企业,不断壮大外贸主体规模;高效盘活交通网络,紧紧围绕与河口口岸、中老铁路甘庄站距离近且全程高速的交通优势,依托中老铁路、元蔓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主动融入河口口岸、磨憨口岸贸易往来,规划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引进红河运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物流企业,与马帮进出口公司等外贸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货物运输协议,出口水果、蔬菜、石膏制品和小机电,进口泰国金枕榴莲、鲜山竹等农产品,形成辐射红河两岸的现代化物流枢纽。目前,该县培育外贸企业6户,推动马帮进出口公司等企业与泰国正大集团(PC)、越南忠孝进出口一成员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新增3C产品、木炭、矿石等进出口业务,打破了单一农产品出口业务的局限;以“侨”搭“桥”拓展合作,该县充分发挥作为全省第二大侨乡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通侨商通道,与老挝塞塔尼县签订《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双边深化党政、人文交流,互访推进经贸、旅游、教育、文化和人才等领域合作。2024年以来,推动宏玥石膏建材公司与老挝邦盛国际进出口公司签订石膏建材制品老挝总代理销售协议,目前,已在老挝设立产品样板间。
打造开放平台
红河县坚持以产业为支撑,集中力量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经济愈发活跃。

该县全力打造外贸交流平台,坚持服务至上工作理念,建立健全由发改、工商信、投促、税务等部门组成的县级联席会议机制和常态化信息交流制度,定期调度研判、协商解决企业难点问题,鼓励企业拓展进出口贸易业务,组织企业代表出访越南、老挝、泰国,考察市场,组织企业参展南博会、进博会,组织相关企业负责人赴河口、磨憨交流学习跨境电商、自由贸易等业务,推动企业进一步融入国内、国际市场。2023年以来,累计组织67户企业参加各类展会,与越南企业签订出口石膏制品、出口沃柑等长期合作协议,与老挝企业签署8个进出口贸易订单,订单额4904万元,其中,石膏制品出口额480万元。该县积极打造特色化产业园区,依托30万亩热果、11亿吨石膏矿、20万亩山棕、10万亩茶园等资源优势,规划建成农产品、天然石膏、生物资源3个产业集聚区,形成以石膏、红河谷热区水果、生物医药和棕榈为主导的开放型产业集群,今年1月正式获批省级产业园区。同时,大力打造特色产品交易中心,依托迤萨马帮古镇成功创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建成马帮文化商业街区,打造东南亚特色产品旅游购物市场,集聚进口食品、日用品,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购买到东南亚国家“原汁、原味、原产地”的优质特色商品,通过本土进出口公司进一步拓展与越南、老挝、泰国等RCEP国家合作,培育跨境电商企业2户,跨境电商交易额达2000万元,实现“零”的突破。
求新图变跨越
在发展内陆口岸经济中,红河县全方位深挖发展潜力,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外贸经济取得新突破。

该县进一步挖掘与越南、老挝、泰国等RCEP国家的合作潜力,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做活做通路衍经济和流域经济,加大榴莲、山竹、农产品、冻品等进口和柑橘、石膏制品、电子产品等出口,重点打通木炭进口通道,实现木炭进口大突破,推动外贸进出口额翻番,达1亿元以上;支持云南德茂管业在建成云南首家、全国第二家高强钢直缝钢管生产线的基础上,年内启动厂房扩建和产能扩容工作,新增管材埋弧焊直缝等先进生产线,做大绿色新型钢管制造业经济增量,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全力保障上游原料供应和下游市场销售“两端”畅通,年内钢管产量将扩增至15万吨以上,产值破亿元,谋划在东南亚地区建立海外销售代办机构,实现钢管建材贸易出口“零”的突破,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专精特新”钢管企业;抢抓跨境电商发展机遇,加强县域内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货物周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深度推进外贸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加强与边境口岸城市对接联动,制定并实施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外贸销售渠道,提高贸易效率,推动跨境电商成形起势,形成串联破圈出围之势,不断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