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红河要闻

红河县: “三优化两支撑两促进”模式共建医疗新生态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09 浏览次数:


20232月,红河县人民医院与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以来,通过“三优化两支撑两促进”模式,推动医联体建设走深走实,增进全县各族人民健康福祉。

“三优化”重塑医联体建设新格局。红河县聚焦管理、服务和为民等核心任务,从党建引领、设施配置、管理模式三方面发力,连通优质资源打造医联体建设新格局,促进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确立“医心向党 健康同行”党建主题,通过“党建领航+业务发展+品牌创建”的工作思路,推进党支部建在一线。实施“一科一品”创建行动,打造“创伤先锋 守护健康”等党建品牌。

  采取“州管县用”干部管理模式,4名帮扶专家进驻红河县人民医院组建管理团队。聚焦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育“两个支撑”,建立心电网络、区域检验、区域医学影像、健康体检“四大中心”。推进人事、财务、资产、业务、采购配送“五个统一”,提升县级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成立医联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解决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申报政府贴息项目资金1.6亿元,购置64128层螺旋CTDSA等先进设备。投资4.18亿元的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投入使用,切实改善了县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

  “两支撑”绘制“家门口”便捷医疗圈。红河县做强人才培育和信息化建设双重支撑,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自2023年以来,20人的帮扶专家团队驻点帮扶,引入8名博士和1名博士后的专家团队工作站,建立30个工作站,填补县级医疗机构136项技术空白。通过“师带徒+流转进修+线上培训”等方式,完成14名帮扶专家与42名临床徒弟的结对带教工作。2022年以来,新建肿瘤血液科等5个学科,重组产科等5个学科。截至目前,建成省级重点专科6个、州级重点专科2个、特色专科9个。

  该县构建“州牵县枢、基层筑基”的三级联动医疗服务网络,整合“总院—分院”垂直化管理模式,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医联体—医共体”深度融合机制。部署区域LIS系统和PACS系统,完成15家分院连接,开展远程医疗技术会诊,实现“基层看病、县级检查”。

  “两促进”共筑全民健康呵护屏障。红河县通过医防融合和提升就医体验两个方面的努力,促“被动医疗”变“主动健康”,促“外出就医”变“就近治疗”,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红河县以群众所需的健康管理服务为导向,为各年龄段、各类从业人员群体提供免费健康管理服务共计4万余人次。开展巡回义诊150次,直接服务1.4万余人,间接服务10万余人。

  通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质量,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加便捷、舒适和高效的服务。2年来,红河县10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落地,填补了县、乡医疗机构的技术空白。2024年,门诊人数17.79万人次,比2021年增长17.43%;住院人数18045人次,比2021年增长51.7%;手术人数3933人次,比2021年增长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