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有一万多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省重点侨乡,素有滇南侨乡之美誉。当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牵动着社会大众的心,红河县广大海内外侨胞心系家国,密切关注国内疫情进展,积极发挥侨界作用协同抗疫,有的通过海外的资源渠道优势跨国采购物资,有的推迟婚期,有的捐款捐物,形成了国内外侨界的爱心联动。他们以多种方式支援祖国,与家乡人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两侨属各捐一万元不留名
2月9日上午10时左右,一位年近70岁,戴着眼镜,面目和善的老年人来到红河县委县政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表示要通过指挥部办公室捐赠1万元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将全部用于购买抗击疫情所需的物资。当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询问老人姓名时,老人连连摆手,并表示不要写自己的名字。
老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信息,只用纸写下四行遒劲的字,然后匆匆离开。他留下的字句为:支援抗疫前线,保障群众安康。一切听党指挥,胜利就在眼前!署“名”——“一个老共产党员”,后书“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红河加油!”
2月13日下午,县红十字会进来了一位不透露自己个人信息的先生,向县红十字会捐赠了一万元用于购买抗疫物资。红河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黎梅在微信朋友圈说道:“今天,红十字会来了一位留下1万元捐款,不愿意留下姓名的社会爱心人士!为这位爱心满满的人士点赞,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红河县!”微信发出,朋友圈爆满了点赞和评论。
记者经过深入了解,到指挥部捐赠的老党员和到县红十字会捐赠的先生同为县城迤萨的侨属,出于尊重对方的意愿出发,记者没有透露他们的姓名,但他们的善举成为了侨乡迤萨的佳话。
为抗疫执勤点送元宵的父女
“2月8日是元宵节,一大早邵师就打电话给我,问我执勤点是否有大队上的人在执勤,说他想去看望一下防控疫情的同志,我告诉他,我们是轮班,今天没有大队的人员在,并让他别出门去执勤点,不安全。”红河公路路政管理大队的宋泽权在微信公众平台“云南路政”上这样写道。
宋泽权说的邵师就是迤萨的爱心人士、侨属邵辉先生。邵辉从红河公路路政管理大队退休,退休后兼职县侨联副主席,经常为家乡红河的弱势群体做善事。今年元宵节一大早,邵辉和女儿邵文婧从早上就忙着采买汤圆、甜酒等,一家人下午煮了一大锅汤圆,和他的女儿一起开车20多公里,从东西不同的方向,分别到迤萨镇的曼车、小河底红河大桥,把热腾腾的汤圆送到抗疫执勤点执勤人员手中。
“一线的抗疫人员最辛苦,元宵节到了,我们以送汤圆的方式向他们表示敬意。”邵会说。
邵辉和女儿邵文婧送来的汤圆温暖了执勤人员的心,他们感到虽然不能回家过节,但邵辉一家的举动很令他们感动,让他们觉得节日在外执勤也不孤单了。

来自瑞士和红河的护目镜
“我们又收到了一批抗疫物资,这次的捐赠者是两个不同国籍的小朋友。”县侨联主席杨亚国告诉记者。
这批到货的物资共有300副护目镜,捐赠者是红河的小朋友杨定道和他远在瑞士的妹妹杨定慈。杨定道兄妹的父亲杨先生是红河县侨属,杨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从梦想红河微信公众号里的新闻得知,好多一线的抗疫人员坚守岗位,整天风吹日晒,疫情防控工作十分辛苦。两个孩子从父亲的口中得知家乡的抗疫,就萌生了为他们捐一点物资的想法,把压岁钱拿出来,让父母买了护目镜捐给抗疫一线。
一场延期的婚礼
“我女儿的婚礼原本定在2月12日,但因为这场疫情,我们的响应党和政府‘喜事延办’的号召,推迟了婚礼。”迤萨镇南门街侨属孙丽辉告诉记者。
孙丽辉祖上是红河县第一代走出国门经商的马帮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孙家在老挝的事业越做越大,目前在老挝的亲属共有孙巧凤、李世荣、孙巧英等200多人。2018年春节后,孙丽辉家在迤萨古镇东门街的宾馆“侨乡驿栈”开业,国外亲人纷纷回国庆贺。
今年孙丽辉的女儿孙娥婚礼,已经根据婚期邀请万象的亲人回国参加婚礼,但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孙丽辉主动向国外的亲人们说明情况。对于孙家婚礼延期决定,国内外亲友纷纷表示赞赏,认为婚礼延期是以社会大局为重,不给国家添乱的好事。
侨乡抗疫“故事”多
红河县侨联副主席、宏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立强购买了价值15000元的消毒液、速干免洗手消毒凝胶等防疫物资交到红河县人大常委会,并由红河县委县政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进行统一分配。
此外,迤萨镇安邦村侨属卢萍向跑马路向社区捐赠了100枚口罩;红河县侨乡文化研究会会员张宏玲组织个私协会向县融媒体中心、县公安局等单位和个体捐赠了7500个口罩;在老挝万象、桑怒等地居住的已故华人马国泰后人原本打算春节后回国祭祖,但因疫情也主动延迟了回国祭祖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