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了红枫种猪仔猪培育中心、沣圃园禽苗中心、牧野小黄牛繁育中心、牛多乐梯田水产育苗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等产业扶贫“五大中心”,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筹配置,组织贫困户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助推产业脱贫。
走进沣圃园禽苗孵化中心,一排排育雏车间整齐划一地排列着,该中心工人们正在忙着照看刚出壳的雏鸡、雏鸭。
位于迤萨镇勐龙村委会的沣圃园禽苗孵化中心由红河县沣圃园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主要孵化生态鹅、梯田鸭、山地鸡禽苗。2015年入住红河县以来,该中心采取“公司+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发展模式,由公司负责禽苗生产,并以优惠价格提供给各乡镇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提供无偿技术咨询指导。专业合作社把禽苗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散养或者统一养殖,公司按略高于市场价回购养殖产品。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完成200万羽雏苗繁育,并按照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发放到全县13个乡镇、4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饲养。
在工厂化育苗中心,工人们正在忙于为新一批的黄精苗除草。红河县工厂化育苗中心是以服务“热区开发、复合种植、生态修复”为目标,以农林废弃物作为原料的政府公益性项目。占地面积80亩,该中心以精准扶贫产业到户为目标,以农、林、生物药业等产业为培植方向,用农林废弃物作为原料的轻基质网袋育苗,按照“政府补助、农户受益、产业发展、精准脱贫”的模式,每年根据需要培育出约1200万株芒果、香蕉、柑橘、牛角瓜、木姜子、葛根、黄精、黄岑、白芨、丹参等农、林、生物产业方面的优质种苗,以苗代补,无偿提供种苗给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每年可覆盖10000户贫困户农、林、生物产业种苗需求。
一羽羽雏鸡雏鸭、一株株新绿的林苗……正在为当地贫困农户带来致富希望,种养产业助圆脱贫致富梦。
2016年以来,红河县以红河谷热区开发为示范做强一产,重点引进中国水产研究院、云南植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科技力量,大力推进红河谷20000公顷热区综合开发,实现热区规模化流转土地6266.67公顷,重点发展芒果、火龙果、柑橘、冬早蔬菜,发展连片千亩以上种植大户13户,500头(羽)以上规模养殖大户11户;发展省级龙头企业3家,州级龙头企业17家。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山区群众的致富步伐,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6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8.1亿元,比2012年增长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