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红河县移民局五措施发挥政策效力促移民增收

来源:红河县移民局 发布日期:2017-10-31 浏览次数:

红河县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水库移民政策,积极创新,完善扶持方式,采取五措施,充分发挥政策效力,千方百计帮助移民增收致富。

一是坚持树典型,带动移民自主创业。创业致富是水库移民工作的重点,也是贯彻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移民群众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各级移民管理机构的大力帮扶下,红河县各地涌现出很多移民创业致富典型,如俄垤水库库区山羊养殖、迤萨镇生态鸡养殖、阿扎河水库移民村生猪养殖等产业。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移民群众的安定和富足既是移民工作的目标,也是促进他们和谐融入安置地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发挥好这些致富典型的带头作用,重视培育典型并坚持典型引路,将带动广大移民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变“输血”为“造血”,自力更生,创业致富,使后期扶持政策凸显成效。

二是抓好项目实施,规范资金监管。自贯彻落实国发〔2006〕17号文件和实施六年规划以来,我县的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资金投入形成效应,库区安置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移民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移民生产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移民后扶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快转变扶持方式,促进民生改善、移民增收。要进一步推进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高规划实施的质量;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全面强化审查审批、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后续管理等各个阶段的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管理水平,严格执行资金预决算、县级报账、用款审批、内部审计等制度,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集中财力破解发展难题。

三是加大农村合作社建设,创新“农户+合作社+电商”等经营模式。引导和鼓励农户以合作社为单位统一经营管理,着力解决集体无资金、个人无技术、管理无人员、前期无收入等问题,同时,依托全县打造的电商销售平台,解决产出无销量问题,积极打造“农户+合作社+电商”的农业产业规模发展的新模式,为农民凝心聚力闯市场开创新路子。

四是培植“企业+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解决农村缺劳力问题。目前红河县5000多移民中,虽然劳动力占70%左右,但轻壮劳力多数到外地务工,由于农村缺少的必要的劳力,导致大量土地闲置无法耕种。因此,红河县采取“企业+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土地由企业统一整地、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让农户以土地入股,不参与管理,到效益期按土地面积取得收益。此模式既解决了农村缺少劳动力问题,又使移民群众的闲置土地取得收益,效果十分显著。

五是夯实维稳基础,形成长效机制。稳定是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必须常抓不懈,要建立健全维稳长效机制。一是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立足源头预防,抓好新建项目和新政策出台前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二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全力推进化解工作。三是应急处理机制,加强民意调查、收集和分析研判,完善应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