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红河县实施“三个带动”促进群众增收脱贫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3-03 浏览次数:

红河县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主线,坚持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以产业片区开发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加工园区带动、旅游经济开发带动“三个带动”为抓手,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切实促进群众增收脱贫。

实施产业片区开发带动扶贫。根据区域条件,对全县13个乡镇的产业发展作出了六个产业片区布局,理清了全县产业发展的思路,为全县不同区域明确了产业发展的重点,解决了产业发展散、乱、小的问题。目前,以迤萨镇及周边乡镇干热河谷在海拔1200米以下地带为主的热区产业发展片区,用规模化种植养殖的方式,高效利用被搁置的荒山荒坡,大力发展热区林果蔬菜经济。以红河县库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典型,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连片开发+规模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开发模式,在大羊街乡新村村委会妥玛普、大水塘、南罕、阿底坡等热区开发建设现代农牧业种植基地目前共开发1.95万亩,土地流转达4.1万亩,按30年的流转期限计算,为新村村委会集体及4个自然村217户农户带来1.83亿元的土地流转费用,同时创造了800个就业岗位,为群众带来了每年1800余万元的务工收入,解决了1780余名孤寡老人及儿童的留守问题。

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加工园区带动扶贫。把农业龙头企业加工园区建设成为全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物流、冷链基地,扶持一批棕榈、葛根、生物药业、林木产品、林果产品、蔬菜冷藏加工及畜禽产品等企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引导群众围绕园区农业龙头加工企业自发开展种植养殖,加快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速度。以云南红河红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首批按20万头猪仔的规模,通过向贫困户投放猪仔和饲料—按市场价格回购肥猪—生产加工肉制品—做大做强淀粉产品加工的模式,逐步转变成了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惠民惠农企业,未来5年内预计可有效带动1.5万贫困户增收致富;红河云百草药业有限公司通过基地种植、向群众收购、进行初加工的方式,研发、销售石斛、丹参、南板蓝根和草果等中药材,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的积极性,带动了群众增收脱贫,同时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较大规模的原材料基地。

实施旅游经济带开发带动扶贫。结合“房、粮、经、养、工、学”六项精准举措,以“迤萨、甲寅、宝华、乐育为核心的旅游环线,浪堤、羊街、车古为一体的哈尼奕车风情园,全国传统村落民居房遗址、阿扎河普春哈尼多声部”等旅游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平台,利用“哈尼梯田文化世界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两大品牌,着力打造马帮古城、撒玛坝哈尼梯田等旅游观光景点,组织实施红河哈尼梯田景区旅游扶贫项目及乐育乡大新寨光伏脱贫示范村等旅游产业项目,配套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房入会、田入股、文化入景、农特产品入市”的思路,以专业合作社、哈尼奕车文化协会、公司体系化运营、民族节庆日活动等载体,积极引导旅游环线周边贫困户广泛参与旅游产业发展,拓宽农户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