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县旅游局精准措施踩实扶贫路径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9-06 浏览次数:

旅游扶贫,一个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自2016年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红河县旅游局全体干部职工,在以郭瑀淳局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动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号召,潜心研究“旅游+”“产业+”“合作社+”等多种扶贫模式,瞄准红河县旅游大环线的脱贫致富目标,认真分析研判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从旅游要素、市场供给、需求预判、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定义、定位发展方向,走出了“旅游商品+”的脱贫新格局。

2016年1--8月期间,红河县旅游局以挂钩帮扶单位为依托,长短结合,在完成旅游形象定位、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长期性、支撑性、基础性构建的基础上,以红河地方土特产的原生态、无污染、最健康为品牌,采取首批定制的方式,向挂钩帮扶单位提供了工会节庆慰问品300份。此举,首先,打破了红河县特优农产品有市无价的尴尬局面,为精准扶贫找准了最直接、最有效的销售出路;其次,也为红河县特优农产品定义了新的销售渠道,找准了市场定位,坚定了部分贫困农户发展优势农特产品的信息与决心。第三,为农特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找准了定位,帮助农户理清了旅游商品加工、制作、包装、销售过程的核心关键和注意事项,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第四,实现了从“帮”到“扶”的历史新转变。把过去给猪、给鸡、给种苗、给化肥的简单帮扶转变为扶志气、扶生产、扶项目、扶发展的产业扶贫,提升了贫困农户自我发展的基础动力。

同时,红河县旅游局还创新举措,强化联系,以品牌打造+旅游商品销售为根本出发点,推动了新华网云南频道记者在红河县的实地勘察,为“云南十大特色旅游新地标——撒玛坝万亩梯田景区媒体采风”活动作好铺垫;还争取旅游特色村、旅游示范村项目,共涉及项目资金800余万元;争取在甲寅镇、宝华镇旅游环线建一个生态停车场、8个星级厕所,共涉资金5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