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红河县“五项举措”做好元蔓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06 浏览次数:

为保证元蔓高速公路(红河县段)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红河县高度重视,采取“五项举措”全力做好元蔓高速公路红河县段征地拆迁工作。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经费保障有力。自元蔓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以来,该县及时成立了元蔓高速公路(红河县段)征地拆迁工作指挥部及征地拆迁办公室,并从县级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100万元,用于元蔓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红河县段)征地拆迁安置办公室人员的办公设备购置、车辆用油和维修、野外作业补助和差旅费、抽调人员保险费、水电费等费用,为红河县段征地拆迁工作和营造良好施工环境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征迁力量,明确目标责任。为全速推进元蔓高速公路红河县段征地拆迁工作,该县征迁办人员从县乡18个成员单位中抽调46名“精兵强将”,分五个工作组(统筹协调后勤保障组、征地拆迁政策法规宣传组、信访维稳保通组、外业调查丈量登记组、内业录入补偿兑现组)全面开展征地拆迁各项工作。同时,该县指挥部的五名副指挥长分路段包干负责指挥征地拆迁工作,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掌握征地拆迁工作进度,督促工作落实。对征地拆迁及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亲自督办、亲自协调、限时解决。

三是强化舆论攻势,做实征迁工作基础。当元蔓高速公路﹙红河县段﹚征地拆迁攻坚“战役”打响,县征迁办工作人员进入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虽然2016年4至7月份施工设计图纸尚未“出炉”,但县征迁办仍按征迁工方案和施工方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尤其是统筹协调后勤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和维稳保通三个工作组先行一步,采取深入涉及征地拆迁乡镇和村寨召开动员会、村民代表会、征迁户座谈会、悬挂横幅标语,以及电视播报、手机报等宣传手段,积极宣传元蔓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讲解征拆迁政策法规和补偿标准,让群众及早吃透征地拆迁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补偿标准及制定政策的理由和根据,为征地拆迁工作打实基础。

四是强化信访维稳,征迁工作有序推进。加强信访维稳及时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是确保顺利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的前提。县征迁办始终把信访维稳保通工作摆在首位,本着“要征地,协调沟通必先行”的原则,高度敏感,绷紧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这根弦,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隐患及时登记、梳理,做好分类并制定预案,真正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使征地拆迁工作在和谐、稳定的氛围中有序推进。

五是积极筹措资金,严防征地工作反弹。为避免出现征地工作反弹,在征迁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县征迁办坚持“资金未到位,征地仍继续”的工作理念。一边深入村寨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做好群众工作,采用先征地,先把地交给施工方使用,待征地补偿资金到位后及时兑现给群众的方式继续开展征地拆迁;一边积极筹措征地补偿资金,为征地拆迁工作热点、难点村寨及时兑现征地补偿款,严防征地工作反弹。今年2月份,因上级安排的征补资金未及时到位,县征迁办请示县政府从县交运局暂借1200万元,及时为该县4个征迁热点、难点村(孟甸、刺通寨、牛皮寨、旧寨)征迁农户兑现征迁补偿款,此举不仅取信于民,而且保障了施工用地的及时供应,助推了元蔓高速公路项目﹙红河县段﹚工程建设进度。

截至3月1日,元蔓高速公路﹙红河县段﹚完成征收征用正线永久性土地4480亩,征用临时用地981.48亩。搬迁坟墓87冢,拆迁房屋25户1672.92平方米;完成兑付征地补偿资金1.6亿元;向施工方移交正线用地2500亩,临时用地900亩;排查出矛盾纠纷213件,调处化解20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