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红河县:“N+”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03 浏览次数:

近年来,红河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为引领、节日为契机、基层治理为主线,“N+”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红河县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创建领导干部研究学+各级干部带头学+村组干部传达学的教育学习模式,依托三话六学实践活动、家长夜校、村民火塘会等多种学习形式对群众进行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等宣传教育。通过入户走访、村内广播、进校园宣讲等形式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宣传,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传入校园课堂里、飞入寻常百姓家,营造人人讲民族情、人人说团结话、人人做进步事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向各族群众开展民族团结知识宣讲150余次,向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知识讲座200余场,村村响每日播放1次相关广播,覆盖人群20余万人次。

采用传统节日+传承交流方式,以各民族传统节日为活动载体,充分利用彝族火把节”“开秧门文化旅游节、矻扎扎”“哈尼长街宴”“昂玛突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民族政策一起学、民族文化共传承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以文体竞赛、社团活动、民族舞课间操等为抓手,在中小学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筑牢思想根基,为民族团结工作注入新活力。今年以来,全县开展传统节日文化交流活动80次,各类学习活动300余场次。

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方式,实现对村(社区)社会事务的精细化管理。将民族团结融入社会基层治理,推行移风易俗,建立村级红白理事会制度,教育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以软引导”+“硬约束推进五治融合,着力提升全县乡风文明指数;充分发挥乡镇派出所、综合执法大队、司法所、村级网格调解员在治安巡防、禁毒、法律宣传、调处纠纷等方面的作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不稳定、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