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精心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系列活动,高质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别样红”。

以“融”铺路,共唱民族团结“协奏曲”
采用“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方式,以“领导带头学+支部跟进学+多种形式学”的工作机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关爱等工作中,持续实施“石榴红”“幸福花开”“枝繁杆壮”等各项工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融。截至目前,投入财政衔接资金约3.2亿元实施208个乡村振兴项目,建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6个、州级105个,打造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个,省级10个。

以“宣”为媒,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统筹“线上+线下”宣传双渠道,线上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媒介定期普及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线下依托党群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所(站)等阵地开展特色教育,组织宣讲团进乡村、进学校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事迹。截至目前,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资料20000余份、宣传手袋2500个,开展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宣传普及、法律咨询服务50余次。

以“文”赋魂,共建民族团结“连心桥”
采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传统节日+文化交流”的方式,以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为载体,结合“三话六学实践活动”“火塘会”“乡村夜话”等多元形式,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专题宣讲”活动、“民族知识大家学”“民族乐曲大家唱”“民族歌舞大家跳”等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挖掘“牛亲家”等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创编《马帮·女人》《月下弦歌》等民族艺术作品,筑牢思想根基。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民族节庆活动200余场次,开展文艺惠民演出39场次、各类学习110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