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他竜村口,全村风貌一览无遗。沿村口弯曲狭窄的石板小路向东是古旧老宅,一幢幢明清式风格建筑紧密相连,看起来很有年代感;向南是崭新的现代新居,宽阔的水泥路直通门口。部分村民已经迁入新房,老屋则被完好保留下来,为的是“让后人能够亲眼见到他竜村的历史,更好传承优秀乡俗家风。”
红河县他竜村,当地有名的“汉人古村落”。可是,其名字“他竜”实为彝语,乃“他尼竜”的简称,译为“青松围绕的地方”。可以想象,他竜村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大融合、大团结。而村内“正义街”“悔过街”“胞孝街”等古朴响亮的名字以及各种题词楹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村民,成为他们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文化之邦,村内处处显乡风
“原来古村内的11条街有6道城门,每道城门头上立有一匾,以匾名为街名。崇仁街城门对联为‘从德从公从理让,正人正已正心田’;胞孝街城门对联为‘胞孝胞弟胞乃本,善言善行善其心’;正义街城门对联为‘正义齐心互开门,寨内有事齐心帮’,可惜后来因历史的原因被毁于一旦。”讲起这些故事,他竜村的老人如数家珍。
斯人已去,老宅依旧。历史已过去近百年,但宅心仁厚、除暴安良、从德从理、守正孝悌等精神融入了钱家后人乃至他竜每一位村民的血液里,他们从未敢忘记先人的传统美德。如今的他竜村,村内干净整洁,村民彬彬有礼、热情好客,过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生活。
苦干实干,建设家园传乡风
远山如黛,烟雾迷蒙,宛若仙境。坐在他竜村村民赵华安的家门口,勐龙河谷的美景尽收眼底。到果园里忙碌了一天,赵华安回到家洗漱好,习惯性地打开了电视就往沙发上一躺,老伴则忙碌着张罗起晚上的饭菜。
“过去的10多亩地里全种甘蔗,从去年开始转型,都种上了柑橘树。”“儿子在外工作稳定,家里其实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我还是要努力干活,攒下钱把老宅修一修,支持村里发展旅游业。”赵华安说。
赵华安所说的老宅是一幢清式建筑,位于正义街,已有百年历史,老屋的功能及布局已无法满足儿女孙儿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19年,在老屋南面,他家的二层复式小洋楼建了起来,院子里种上了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门口留着小菜园。老两口忙活了一辈子,闲不住,有空便捯饬下花草,或给园子松松土、浇浇水。
赵华安的妻子在门口的小菜园劳作
“在当时,我家的老房子也算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都是靠老祖宗苦干实干,一滴血一滴汗辛辛苦苦挣下来的。我们几辈人都肯埋头苦干,才有了今天富足的生活。”赵华安道出了自家率先奔小康的缘由。他说,还要把这种踏实干事的作风辈辈传下去,把他竜村建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