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育镇作为红河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一环,立足梯田、马帮、土司等“立体”旅游资源优势,补齐短板,“四举措”推动旅游扶贫。
“穿衣戴帽”,实施民族特色村风貌改造。预计投入1050万元,全力推进桂东、种施、玉古、尼美、比姿、格伍6个旅游民族特色村,以210户常住户的村庄房屋风貌改造为重点,“穿衣”即墙体改造(墙体上色和民族图案彩绘),“戴帽”即特色瓦顶改造,目前以桂东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吃好住好”,实施民宿客栈、农家乐建设。就该镇的旅游资源而言,离县城近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吃住不便留不住游客,是短版更是难题。为此,该镇着力实施“吃好住好”工程,“吃好”即实施遍布旅游环线、突出民族特色的民宿客栈建设,“吃好”即实施突出以哈尼蘸水鸡等为特色菜的农家乐建设,分别带动贫困户脱贫40户,小户变大户,大户变示范户。
“节庆迎客”,实施“哈尼长街宴”“磨秋文化节”等精品文化迎客工程。该镇民族节日丰富,可谓十天一小日、半月一大日,其中“哈尼长街宴”“磨秋文化节”知名度较高、到客率极高,今年的格伍哈尼长街宴,桌数为200桌,最后通过集赞送票等多种方式,门票一扫而空,导致“能看不能吃”,最后只能以乐育凉卷粉等特色小吃应急,以缓供不应求之急。为此,镇党委、政府提出“正常时候正常办,旅客来了按需办”的理念,着手实施常态化、需求化、市场化民族节庆活动。
“可玩可带”,挖掘资源开发“可带走”旅游商品。近年来,尼苏彝绣代表红河州参加世博会、成为“乡愁”精品、商品化越来越高,银器加工早已小有名气,乐育凉卷粉大街小巷遍地开花,梯田红米“网络+扶贫”走出去工程蒸蒸日上。来乐育,玩则可观梯田、抓鱼鳅、忆土司、“走”马帮,离则,可带走彝族刺绣、民族银饰、最麻尼美花椒、精装梯田红米等极有特色“乡愁产品”,旅游扶贫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