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镇动态

政情快报第28期

来源:红河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8-08-08 浏览次数:

我县博物馆已开馆试运营 8月3日,我县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位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迤萨东门楼及古建筑群内,以马帮文化为主要特色展,共有七个单元。目前,共征集馆藏文物322件,是反映和挖掘、整理、传承我县马帮文化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名人文化、历史建筑和敢闯敢拼、开拓创新的马帮精神,有力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放时间为:星期二到星期日(除法定假外)上午8:30—11:30 ;下午14:30—17:30。

(县政府办公室)

我县采取“三层双线六包”责任制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一是县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和出台了《红河县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生控辍保学工作管理办法》等系列控辍保学相关文件,实行控辍保学“三层双线六包”责任制,并把控辍保学列入“村规民约”的内容,确保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教育的良好局面,并做到全面彻底排查区域内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含未落户的)失学辍学生情况及家长基本信息,确保一个不少、一个不漏。据悉,全县适龄儿童总数为60635人,在校学生总数为60447人,全县在外学校就学13932人,其中小学10046人,初中3886人。截止2018年6月底全县小学共失学4人,辍学21人,小学辍学率为0.05%。初中共失学7人,辍学132人,初中辍学率为0.91%。全县共劝返失学辍学人数359人,建档立卡家庭子女209人,其中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劝返失学辍学人数194人,建档立卡家庭子女135人。2018年6月对未劝返的164人继续开展清零行动劝返。三是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清零行动”。2017-2018学年,全县残疾适龄儿童少年411人,在校残疾少年儿童397人,其中随班就读341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56人,“送教上门”服务972人次。 四是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教育惠民政策,初步构建了涵盖幼儿到大学的“免、助、奖、勤、贷、补”等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问题,实现全县教职工党员1200余人一对一帮扶机制;同时组织人社、市管、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开展对不送子女入学或辍学的监护人或雇佣未满16周岁义务教育失学辍学少年务工的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目前,全县共发出入学通知书5489份(其中小学7713人,初中4716人),发出复学通知书526份(其中小学107份,初中419份),签订控辍保学协议书49948份(其中小学36287份,初中13661份),为全县控辍保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县教育局 杨朋文)

我县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数字教育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数字教育体系建设,已完成“一网三通两平台三全一中心”建设任务。

自2010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10362万元,配备实验教学仪器165套、科学仪器设备84套、图书47万册、音体美器材728套、仪器柜及书架1182架;新建计算机教室137个,新配教学计算机6714台、教师笔记本电脑1729台,建设多媒体教室561间,改造中小学实验室84间;配置视频会议系统31套、录播系统4套、阅卷系统2套。新建或改造红河县教育资源与网络管理中心、131个中小学的校园网络,215所学校安装了监控系统;配备1.1万套双人课桌椅和1270套学生床架。

目前,全县小学生机比18:1,初中生机比8:1,高中生机比7.8:1,教师开通网络空间2490人,开通率达88%。全面完成了省州安排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 县教育局 杨朋文)

生资日杂公司烟花爆竹仓库建设项目完工 日前,我县生资日杂公司烟花爆竹仓库建设项目完工,预计8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约600万元,占地面积16亩,库房面积748.6㎡,库房药量15000㎏,危险等级1.3级。(县供销社 吴应梅)

县司法局采取四措施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一是县人民法院、县司法局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拓展和丰富了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出人民调解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是在排查化解中坚持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确保排查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梳理、逐案逐人逐项登记建档,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牢牢把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主动权。

三是积极开展“扫黑除恶”和“枫桥经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求各司法所、调委会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认真摸排、掌握动态、及时跟踪,及时掌握涉黑涉恶势力情况,做到发现线索及时上报。

四是村(居)、企事业单位、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各自做好本辖区或本单位、行业、专业领域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网格化排查工作格局。(县司法局 何跃伟)

我县引进首套施工现场扬尘在线监控系统 近日,我县引进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该项目配备了车辆冲洗、塔吊喷淋等一系列防尘清洁降噪设施。具监测数据显示,该项目PM2.5为6.0 ug/m³,昼间噪音为30.2dB,均达到PM2.5平均标准值0-50 ug/m³为优秀和昼间噪音≤70dB的要求。(县住建局 杨晓帆)

上半年我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我县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4048元,同比增长8.8%,增速列居全州第7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和0.4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4528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列居全州第3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3和0.9个百分点。(县统计局 陈妃)

县市管局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 一是积极倡导“文明餐桌”行动,设置“文明餐桌”提示语,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二是倡导文明交通,安排领导、职工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引导,并组织参加文明监督、劝导和清洁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开展餐饮服务量化等级评定,依据餐饮环节公共场所经营户要求和日常检查情况进行量化分级评定;四是开展"校园安全"为主的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对餐馆、商铺、无证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截至目前,共向县城区92家(户)餐馆、食堂,发放文明餐桌宣传牌400块,符合餐饮量化等级评定条件的,发放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80单位(户),以及宣传画等。(县市管局 杨云燕)

石头寨乡抓实抓细精准扶贫档案规范化整理 连日来,石头寨乡针对全乡16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开展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工作,进一步夯实精准扶贫档案资料。

一是开展业务培训。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一户一档填写说明,并召集村委会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乡干部职工等进行系统培训,对各村先进的工作方法进行推广交流,落后的进行查漏补缺,切实做到全乡上下一盘棋,同步到位,决不落队。

二是制定工作计划表。根据当前工作情况,将档案整理规范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倒排时间表,明确到日,具体到村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抓到底,确保软件资料整理工作按时按质完成。(石头寨 李巧芳)

乐育镇组织龙车村干部和种植户代表到通海取经 近日,乐育镇组织龙车村村组干部及种植户代表到通海考察学习蔬菜种植相关技术。

考察组一行到通海市百灵商贸有限公司苗圃基地,实地查看了解各种苗木培植状况及种苗的长势情况,并就种植、管理、销售、投入、产出等方面与公司代表交换了意见,同时与该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据悉,该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公司有偿提供种苗,给予免费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并负责保底收购,种苗费将从货款中抵扣,其余工时费和成本费均由农户自己负责。

本次合作种植的品种是韩国SV6310朝天椒,分三批种植,每批约80亩,共250亩,按保底价计算,每亩扣除各种成本和工时费,净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共计75万元。同时,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地就近务工。共惠及附近5个寨子76户350人,其中建档立卡25户135人。(乐育镇龙车驻村工作队 李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