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基层党建,带领群众致富,大羊街乡以“筑牢基础破瓶颈、盘活资源增后劲、培训技能管长远、提升素质促增收、互惠共赢早脱贫、引领示范活全乡”的“五+”发展模式,实现了股份合作企业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和延伸,让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
筑牢基础破瓶颈。引进实力雄厚的红河县库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2621万元以强基础创条件。交通方面:新开挖长21千米,宽6.5米的通乡便捷通道,开启幸福之路;村寨物流公路22.8千米,兴建产业园区纵横公路56千米。水利方面:修建蓄水池18个,容量22万方,架设管网78.8千米。
盘活资源增后劲。紧紧围绕“13763”的发展思路(突出1条主线、实施3个策略、夯实7大园区、建设6大工程、打响3张名片)与市场无缝对接,立体种养,发展循环经济。流转热区土地41000亩,平整土地12500亩,种植香蕉1400亩,葛根5100亩,芒果7300亩。千条牛、羊养殖厂已悄然兴起,2000亩休闲观光体验百果园,占地2400亩的康体养生殿堂应运而生。计划2015年—2020年,投资100508.5万元,预计增值42700万元,这将营造成为百果飘香,满山绿海,游客络绎不绝的盛会,势必成为云南省一流的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培训技能管长远。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探索应用“菜单式选学”的方式,把思想教育与技术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课堂讲授和田间实战相结合,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培训超市”,做适合受训人“口味”的“饭菜”,让其自己“点菜”,积极探寻“因需施教”的教育培训新路子,每年以劳代训4230人次,劳务创收761400元,培养明白人、带头人34人,教会一人带动一户,一户带动一片的 “洼地效应”凸显。
提升素质促增收。全乡共有贫困户1683户 6806人。涉及6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主要是通过强化技能培训、提升素质、劳务创收、土地流转资金等支撑。每年该园区可受训(吸纳劳力)4230人次,年培养明白人、带头人34人,随着园区规模的拓展,可辐射带动凭借一技之长群众1000余户2000余人作为长年工,每户农户年可获服务创收63000元。
互惠共赢早脱贫。新村村党总支用集体荒山荒地41000亩入股,成立农业综合服务部,提供劳务派遣、调处矛盾纠纷等服务,为公司排忧解难,合作共赢,强基惠农,源源不断促农增收快富。村党总支年固定收益154000元,流转土地每户年收益18710元,年劳务收益45000元,人均年收益16380元,对标2019年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常住人口可支配收入16000元,园区周边农户124户558人已率先实现脱贫。积极帮助周边村寨实施活动场所、美丽家园、人饮工程、景观湖、道路等建设,累计投入2340000元。大水塘片区开发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成为全乡2018年全面脱贫的涌动力和强大引擎。
引领示范活全乡。大水塘片区开发是激活全乡精准扶贫的一个契合点,是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的支撑点和示范点。全乡将以此为推手,触类旁通,围绕“房、粮、经、养、工、学”6个方面,坚持综合分析、因村定策、因户施策,出好“热区资源开发、奕车文化与传统村落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和旅游发展、革命老区”“三张王牌”,唱好凝指聚拳、脱贫攻坚“主题曲”,打好决胜扶贫“组合拳”,全力实现2018年全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彰显大好羊街、大有可为、大有可观、大展宏图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