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车乡历来交通闭塞、发展基础薄弱、群众素质偏低,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出不高。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主动转变发展思路,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以南部山区综合开发为平台,力促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济,一改冬耕火种的传统发展模式,带领群众打好“科技牌”发家致富,千只鸭生态养殖基地的实施就是其中典型一例。
该乡按照“一村一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思路,利用腊咪河丰富水源、村民素有鸭子饲养经验等有利条件,在千只鸭生态养殖基地原有棚架、水域等资源的基础上,实施提升改造,进一步优化养殖环境,变“零星养殖”为“规模养殖”,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发展,试水探路。
据悉,该基地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养殖房、烤酒房、塘田等提升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实施中。基地将通过“烤酒+成品鸭+鸭蛋+鸭苗孵化+农户+市场”模式推进,将粮食利用烤酒、提高粮食附加值,又用酒糟为主食配制鸭饲料、实施成品鸭生态饲养,鸭蛋通过集中回收销售,此外引进鸭苗孵化机器、孵化鸭苗,满足基地养殖需求之余、提供给周边群众饲养。
该基地的建成,近则可为架车乡贫困户提供鸭苗、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助力架车乡精准扶贫,又能带动周边群众养鸭积极性、无形传播先进技术;远则可为架车乡规模化经济发展积累经验、为架车乡规模化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远近结合、对架车乡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