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县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巴西菇种植。在架车乡,“巴西菇”已成为“精准扶贫”中“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其产品订单已销售到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正直秋收时节,红河县架车乡牛威村委会巴西菇种植大棚里,村民们忙着采收棚里的巴西菇,勾勒出一幅幅丰收的画卷。村民李孟嘎告诉记者,他种植巴西菇已经有2年了,现在已经是采收旺季,而且产量比去年高,采收不到1个月,就有了可观的收益。
【同期】 红河县架车乡牛威村委会村民 李孟嘎】今年采收的(巴西菇)差不多一个月就有2吨 产量好的那些大棚 所以 一年的(每棚)产值最低还是有6吨多 每棚就有至少2万元收入
据悉,“巴西菇”又名“姬松茸”,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适宜高温、多湿、通风的环境中,具有味香,口感脆嫩、增强免疫力的美食特点。近年来,红河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巴西菇“订单农业”, 逐步实现公司发展,群众稳步增收的良好局面。
【同期 架车乡巴西菇加工厂老板 吴传茂 】我这边一天要收购5—6吨左右 经过我们厂的烤干加工以后 我直接可以发到全国各地去卖了
目前,红河县已建成巴西菇种植大棚102个棚,按亩产6至8吨、每公斤8元计,可为种植户增收400多万元,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