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镇动态

乘改革之风谱高质量发展之曲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30 浏览次数: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州委“337”工作思路和县委“1153”工作思路,聚焦高质量发展,树牢拼经济出真招抓落实鲜明导向,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出质的积极变化。

红河县紧抓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重大机遇,2021年至2023年连续3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稳居全州前列,创建了勐龙街村、龙普旧寨村、虾昆村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准有力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红河县突出干热河谷、石膏矿产、哈尼梯田、马帮侨乡等资源禀赋,兴产业强支柱,热区水果、茶叶、稻鱼鸭等传统产业快速发展,石膏产业转型升级,清洁能源产业从无到有,对外贸易取得历史性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据统计,红河县GDP2012年的23.9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84.99亿元,增长3.55倍,年平均增速达11.8%,近3GDP增速稳居全州前列,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红河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以干热河谷综合保护修复和哈尼梯田活态保护利用为载体,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完成一河五库连通工程,进一步解决干热河谷灌溉用水问题。同时,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模式,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2家,规模化发展热区水果产业21.7万亩,有效解决热区产业发展和生态长效管护问题,闯出一条干热河谷地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两山转化新路径。

红河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各项工作的主线,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大会,新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国公约》;深入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成功打造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寨26个;马帮古镇创建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建成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打造庭院剧《马帮·女人》等一批艺术精品,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

红河县深挖梯田、马帮、侨乡等文旅资源,成功创建撒玛坝梯田4A级景区和马帮古城3A级景区;有效落实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十条措施,竭力守护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和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建成苏红古村、马帮文化农特产品展示中心、马帮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勐甸新区旅游康养项目快速推进。红河州首届哈尼古歌传承传唱展演活动在红河县举行,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开秧门仰阿娜文化旅游节,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从2012年的14.3万人次、1.0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66.7万人次、20.83亿元,分别增长11.66倍和19.47倍。

红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实施交通、水利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红河县建制村公路实现100%通硬化路,乡(镇)通三级公路全面推进,元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建成阿扎河水库、虎街河水库、宝华水库、勐甸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深入推进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临沧一中结对帮扶全面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能力,高考成绩实现质的飞跃;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助推医疗卫生水平全面提质;抓牢一老一小特殊人群关爱服务,创新“543”机制不断提升留守家庭幸福成色

红河县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在深化改革中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线,圆满完成红河县5.0级地震灾后重建;持续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稳控经济领域安全;连续38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获评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