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迤萨镇勐龙村,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充满烟火气与希望的时节,随着迤萨镇清廉村居勐龙示范点建设圆满收官,一缕以清廉为名的秋风,轻轻拂过农家院落的檐角,悄然浸润着乡村治理的每一寸肌理。清廉村居建设不仅关乎一村一户的安宁祥和,更承载着百姓对风气清正、日子甘甜的朴素期盼。在丰收的金色底色上,它正勾勒出乡村文明愈发清朗的轮廓。

建设清廉村居,旨在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村务管理走向规范化、民主监督实现常态化;旨在通过对村民的法治教育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旨在将“清廉”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让乡村既能沐浴“清风”,更能彰显“和谐”。近年来,迤萨镇聚焦小微权力监督、村集体“三资”监管等重点工作,通过规范权力运行、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涵养清廉乡风等举措,为乡村生活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清廉打底,为党员教育“护航定向”
基层党建是“清廉村居”建设的根与魂,党员则是清风正气的先行者。迤萨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清廉”要求融入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作用发挥的全过程,让党旗在“清廉村居”建设一线高高飘扬,以党员的“清廉指数”持续提升乡村的“治理效能”。迤萨镇用活反面教材敲响警钟,充分利用迤萨镇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室开展警示工作,通过组织村(社区)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让党员在“身边事”中受到深刻警醒。今年以来,已组织村(社区)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0余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次,组织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11场次。
清风拂面,让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一是深化村务公开。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利用公开栏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不断规范村(居)务事项公开程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强化集体“三资”监管。推动村集体财务由镇代管,督促报账员及时报账,规范使用票据,做到账实相符。今年以来,围绕“三资”管理、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工作4次,发出3份“预警提醒卡”进行预警提醒,督促3名村干部将存放于个人银行卡的近4万元村集体资金存入集体账户。
正气铸魂,为基层治理“凝心聚力”
清廉乡风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迤萨镇以“清廉文化”涵养治理效能,让“崇廉尚俭”成为村民共识,为乡村治理注入“心动力”。一是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化运行,强化村(社区)事务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形成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动监督、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和主动化解矛盾的良好格局。二是选优配强纪检监察队伍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做好村(居)务监督工作,发挥村(居)务监督“前哨”和“探头”作用。今年以来,组织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开展季度工作例会2次,村(社区)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会议1次,组织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开展业务培训2次。

清廉不应该仅仅作为印在制度墙上的条文,更应化作民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下一步,迤萨镇将持续深化并推广“清廉村居”建设,深入挖掘各村居的特色清廉元素,让清风正气护航乡村振兴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