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一:游览撒玛坝栈道
顺着栈道走进梯田是感受梯田不同美景的最佳选择。走进梯田,那弯弯曲曲的田埂犹如五线谱般,充满着不同的韵律。水田里红的、绿的、紫的,一片片浮萍顺着清风飘来荡去,踩着田埂与梯田合个影,把倒影也加入其中,会使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美丽。
玩法二:游览苏红古村
苏红村是撒玛坝梯田边上的一个传统村落,也是游览梯田的重要景观节点。顺着景区的木栈道就可直达该村。村子内泉水潺潺,苔藓青青,不知名的紫色野花挤挤挨挨地簇拥成团。行走在村内的青石小道上,你可以与时间对话,与鸟儿对唱,与小巷合影。在哪一间间土房间里,你会找到正宗的咖啡,会发现成年的普洱,也许听着音乐,欣赏着传统的藤编技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作为全世界32个农业文化遗产地之一的“撒玛坝”保留了最为原始的农耕生产方式,牛、马匹、犁、耙、镰刀、碓、石臼等传统农业生产工具随处可见,插秧、舂米、抓稻田鱼等农业生产活动是最佳的景观。
玩法三:游览龙玛村
当地村民待客真诚,喜好自由,崇尚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他们建的房屋不像大城市那样连成排规整有序,而是犹如落英一般散落在村寨中,由于高差不同,房顶的露台就成为天然的观景台,无论去到哪家都可以从屋顶观赏到那成群成片的壮阔梯田。尤其在清晨,那时疏时浓的雾气刚才还把村庄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下一刻他就撤退的一干二净,云生雾涌之间,村庄自热而然地就被赋予了一些仙灵之气,孤村、老树、晨雾,一副写意的现实画卷。行走在洁净的青石板上,路旁那翠绿的青菜、那满架的瓜果、那偶尔跃出水面的鲤鱼构筑了一派繁荣的农村景致。村中那迈着八字步,踱步闲逛的大白鹅,头颅高高昂起,对陌生人的拍摄一点都不会惧怕,还会展开翅膀高声鸣叫几声,及其配合你的拍摄。
村子内,民风淳朴,理念超前,村民感受到了自然风光给予的馈赠,自行办起了农家客栈,抬头看繁星,低头看梯田,听着蛙声入眠,迎着朝霞起床成为了回归大自然的不二选择。在这里,朴实的客栈老板会为你准备好镰刀,带着你从收割、脱粒、舂米、冲粑粑完整感受原始的农耕生产方式;他会带着你下到梯田里去抓鱼、抓泥鳅、抓黄鳝。到了饭点,他会为你端上丰盛的长街宴,让你在一声声“多撒(干杯)”声中迷醉,让你在犹如黄莺般的敬酒歌中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还会拉着你的手,邀你一起跳起欢快的“乐作”,歌声中,篝火旁,那种最真挚的交流,那种最纯真的祝愿,那种最酣畅的汗水,会让你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玩法四:游览旅游环线各个景点
杨柳梯田:在宝华镇与甲寅镇的互通道路中间。距离宝华镇政府驻地16公里,杨柳柔,梯田秀,因为有了杨柳的点缀,这片田在摄影家的镜头里显现出与不一样的个性美。十二龙泉:位于甲寅镇。习惯上,人们把它叫“他撒十二龙泉”。十二个龙头雕在一块大石壁上,山肚子里的山泉水日夜流淌,永不停息。十二个龙头就是十二个祝福,分别是健康、快乐、幸福、升官发财、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平安、美丽、善良、和谐、子孙满堂、事事如意。绿树格梯田:位于甲寅镇。当地人叫八寨哈尼梯田。这里的梯田曾有诗人这样写过,“八寨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为之最。”这片梯田的别有景致,层层梯田的埂子上、地角边,长满一丛丛葱郁的棕树,这是跟其他地方梯田最大的区别。绿树格梯田是拍摄落日梯田的最佳摄影地。哈尼族土司衙门遗址:位于甲寅镇。甲寅瓦渣土司,为近代江外八大土司之首。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移甲寅,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留存下来的瓦渣土司衙门遗址为砖木结构瓦顶二层楼房,建筑面积659平方米,坐南朝北。桂东梯田:被誉为“中国云海日出拍摄基地”。桂东、小丘等7个哈尼族彝族寨子紧紧的相拥环抱着这片田海,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景象。当东方日出,在峡谷气流的作用下,山村云雾缭绕,山谷云飞浪卷,漫天的云雾,随风漂流,时而上涌,时而下流,舒卷之间,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云海大观。尼美梯田:桂东景区和尼美景区同处一条山谷,两个景点都是观赏梯田云海最佳点。它们像一对孪生姐妹,所展现的景观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桂东梯田大雾弥漫,看不到云海的时候,来到尼美梯田景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观赏到灿烂无比的云海日出。龙玛村:龙玛村位于红河县宝华乡撒玛坝万亩梯田顶端。龙玛,哈尼语意为大田。整个龙玛村一半梯田环绕,一半绿树掩隐。村中民房层次分明,互不遮挡,百余米的海拔落差使各家各户的晒台成为天然的观景平台。无论身处哪家晒台,紧接寨脚下方的撒玛坝万亩梯田、远处的县城、隔河相望的甲寅、附近的村落尽收眼底。龙甲村:龙甲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初堵”,哈尼语的意思是“彩虹初现的地方”。龙甲村曾经是落恐末代土司的司署。村寨内,一条街道贯穿其中,土黄色的民房顺序排列,整洁有序的美感在民族特色民居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门前屋后,沟边径畔,处处桃李,处处梨竹,初春时节,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互相争艳,翠绿的大山,土黄的民居,狰狞的峭壁,清澈的泉水再加上隐隐约约传来的鸡鸣狗吠,一副世外桃源的壮美画卷就忽然跳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