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索引号20240913-150946-437
-
发布机构红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9-19
-
时效性有效
生态环境部督察组到红河县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第二轮专项督察工作
2018年9月11日,生态环境部督察组一行深入红河县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第二轮专项督察工作。州环境监察支队、县环保、县水务、县农科等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
针对今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排查出的问题及生态环境部2018年5月—6月组织开展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第一轮专项督察的情况,督察组一行到红河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俄垤水库对存在问题整改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在现场,对俄垤水库区划面积调整、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修复界桩、完善标识牌等方面的整改完成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核查,同时查阅了相关台账。
为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解决关系红河县城镇居民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问题,红河县编制了《红河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划分技术报告》,并由红河州人民政府下达批文:《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红河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调整划分技术报告的批复》(红政复﹝2018﹞16号),对红星水库进行区划,结合实际对俄垤水库区划面积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红星水库,俄垤水库为备用水源地。针对面源污染的问题,红河县农科局制定了《红河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红河县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的通知》(红农发﹝2017﹞3号),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并对俄垤水库周边坐落的7个村寨,通过整合资金,共建畜圏462户(每户8平方米),户均0.3万元,共投入资金138.6万元,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利用化,农业资源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态文明程度明显提高。针对界标和相关标识牌有损坏现象的问题,红河县已对俄垤水库增设交通警示牌4块、宣传牌6块,围栏125米,界桩修复16个,共计投入资金6.11万元。
督查组强调,红河县俄垤水库存在的问题虽然已整改完成,但作为备用水源,还是要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的要求继续加大保护力度,遏制问题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