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917
-
发布机构红河县政府办公室
-
文号红政发〔2019〕2号
-
发布日期2020-07-30
-
时效性有效
红河县人民政府关于红河县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办、局:
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意见》(红政发〔2018〕57号)的总体安排部署,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问题,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行动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发展,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以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为重点,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主要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我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措施,通过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水平。
坚持源头防范。强化规划约束,严格安全准入,坚决依法淘汰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严禁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不能确保安全的坚决依法依规责令停工、停产整改,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系统治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科技等手段,落实技防、物防、人防措施,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三)行动目标
通过3年努力,到2020年实现:
安全基础状况明显改善。安全基础薄弱问题显著改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各类安全风险基本控制,事故隐患有效治理。
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危及周边群众安全的高风险企业按计划分期、分批实现转产搬迁或改造提升,事故外溢风险基本消除,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广泛推广应用,事故隐蔽性风险明显减少。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县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明显减少,一般事故起数持续下降,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和遏制。
二、重点任务
(一)突出治理5个重点行业领域
1.道路交通(水上交通)
(1)道路运输领域安全防范能力提升工程。配合州级牵头部门升级改造道路运输动态监管系统,2018年实现对现有“两客一危”经营企业、“两客一危”车辆全程限速、限时系统监控和主动干预;到2019年,班线客运安全闭环管理系统、包车客运安全闭环管理系统、危险货物运输电子运单闭环管理系统的应用覆盖率达到60%。按上级要求全面推广使用具备限速功能或装置的“两客一危”运输车型,淘汰不符合条件的客运车辆,到2020年底,全县现存不具备限速功能的客运车辆全部有序、稳妥退出运输市场。实施完善“两客一危”营运车辆“五小工程”(视频动态监控终端、安全视频播放设备、安全带、灭火器和安全应急锤),到2020年底实现“两客一危”车辆全覆盖。(县交运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2)路网管理领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落实州级财政补助和县级人民政府财政资金预算保障,开展以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险要路段为重点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2018年,优先实施全县未通客车建制村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到2020年底,按照州级下达计划,力争完成乡道及以上等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实施公路危桥改造治理,到2020年底,按照州级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已入库的桥梁改造加固,确保农村公路危桥按照省级下达计划100%完成治理,农村公路危桥率降至10%以内。增设车辆超速提醒警示电子标牌,2018年内启动现有高速公路排查工作,甄别为事故多发易发的路段逐步增设车辆超速提醒警示电子标牌;2019年起,高速公路车辆交通违法信息逐步实现及时推送。(县交运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3)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以“源头治超、路面治超、非法改装车辆治理”为重点,强化各级政府超限超载治理的属地管理责任以及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工信、国土、市管等部门超限超载治理责任,完善普通公路超限检测站超限超载检测设施设备,推行超限检测站和卸货场规范化建设,严厉整治车辆超限超载行为,严厉打击惩处车辆非法改装,杜绝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到2020年底,“政府领导、部门派驻、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综合治超新机制基本健全。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能力,重点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强化农村地区营运客车(旅游包车)、微型面包车、低速载货汽车等车辆的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严厉打击校车、微型面包车、低速载货汽车非法改装拼装、违法超员、非法营运等行为,优化完善农村县乡公路险要路段标识标牌,落实县乡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经费投入责任,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所需必要经费按照规定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到2018年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控、隐患排查整治、车辆及驾驶人管理制度总体健全并实现规范管理;到2019年底,实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两站”建设到位、“两员”配备到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县交运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4)水上交通领域安全管控能力提升工程。依据州级目标任务下达情况,提升渡口安全标准,100%完成渡口标准化改造目标任务。(县交运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2.建筑施工
(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以“五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基坑支护、土方(隧道)开挖、脚手架、施工电梯、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及拆卸等分部分项工程为重点,开展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推行隧道(桥梁)施工等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推进“平安工地”建设,推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现3个100%,即施工作业前100%编制施工方案并按照规定进行审批(论证)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100%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施工方案完成后100%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交运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国土局、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供电局等部门负责)
(6)隧道施工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严格落实《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严格开挖安全步距管控,强化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和管控,按有关技术规范或标准设置隧道(洞)安全门禁管理、应急逃生、人员识别、视频监控、洞内外通讯联络等系统。(县交运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3.非煤矿山
(7) 非煤矿山转型升级质量提升工程。淘汰关闭污染严重、不具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明确的基本条件且难以整改的小型矿山;结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全面清理环境敏感区采石(砂)场;淘汰关闭临时小型采石(砂)场,大力整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矿山。加快改造升级和整合重组矿山采矿许可证办理,完成政府依法依规关闭矿山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注(吊)销。严格控制采矿权数量, 到2020年底,全县非煤矿山总数(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山和基建矿山)控制在州级统一部署要求的总数范围内。(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安监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8)非煤矿山安全基础提升工程。2018年,所有地下矿山强制淘汰非阻燃电缆等国家禁止使用的落后装备和工艺,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建成在线监测系统,启动规模化、 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五化矿山”试点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同2019年,强制淘汰干式凿岩等列入国家禁止目录的技术和设备,开采深度800米及以上的地下矿山建成在线地压监测系统,建成1座以上“双重预防机制”示范矿山; 2020年, 边坡高度在200米以上的露天矿山及堆置高度在200米以上的排土场建成在线监测系统,生产矿山建成“双重预防机制”标准体系。(县安监局牵头,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9)非煤矿山采空区和尾矿库专项治理工程。2018年,完成本行政区域内采空区调查,推动落实矿山企业和属地政府治理责任,2019年,全面推动采空区治理,落实密闭、人畜禁入等措施,2020年,形成危险性较大采空区综合治理常态化机制。(县安监局牵头,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4.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
(10)危险化学品企业整治改造工程。2019年10月底,未单独设置控制室的乙醇生产企业按照规程要求完成改造,酒精生产车间的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仪与通风风机实现连锁。(县安监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11)烟花爆竹企业升级改造工程。原则上坚持不设立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对批发企业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执行《云南省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细则》,原则上全县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维持现有数量不变。批发企业必须具备与其经营规模及覆盖范围相适应的配送能力,积极推行批发企业连锁经营,连锁经营率2018年底要达到10%,2019年底达到20%,2020年底达到30%,并逐年提高。
科学合理规划零售店(点)布点,严格落实“两关闭三严禁”,强制实施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到2019年底,所有长期零售店要自行安装具有不少于30天记录保存功能、能覆盖烟花爆竹堆放区域的视频监控设施或摄像头:对不符合《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基本安全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零售点一律坚决予以取缔关闭,对仍存在“上宅下店”现象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到2020年,零售店(点)控制在30个以内。(县安监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5.旅游
(12)旅游业事故防范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增强旅游业应急保障能力,提升旅行社企业和景区景点安全保障水平。健全旅游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发布第一手旅游预警信息,完善云南旅游组合保险统保统筹体系,健全涉旅救援保障体系和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救援机制。突出落实旅行社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出境游线路、产品和服务安全评估,实施旅行社企业及旅行社租用旅游客运车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景区安全专项整治,推行A级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管理,落实景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健全景区山洪、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和监测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旅游局等部门负责)
建材、商贸等工贸行业以及特种设备(含压力容器)、消防、民爆物品、水利、电力、农用机械、学校、医院、市场、商场、食品药品、林业、气象等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二)重点建设4个行业监管平台
1.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配合州级牵头部门建设集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为一体的道路运输行业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配合州级牵头部门建设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实现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运输车辆、从业人员、电子运单等危险货物运输相关信息共享。配合州级牵头部门升级改造道路运输政府监管平台车载视频接入功能,实现“两客一危” 重点营运车辆多层级联网联控。(县交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2.道路交通安全“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加强推广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在线处理平台;依托公安交管集成指挥平台实现重点车辆、隐患人员和问题企业事故预警。依托云南公安交通管理大数据统计研判平台实现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定期研判。(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3.房屋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一体化平台。建设涵盖监督机构、企业、项目、人员等的房屋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到2020年底,建成县级平台,实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4.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配合省级建设、运用好省、州、县三级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分级管控和危险化学品生命周期信息化安全管理及信息共享平台。(县安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三)持续开展4类专项行动
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行动。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保障作用,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运输、水利、电力、民爆等行业领域为重点,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法定职责,推动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主抓、企业主办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机制,强化对未达标企业的检查力度,推动大中型企业全面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小微企业全面展开标准化创建。(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安监局、县工信局等部门负责)
2.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突出专业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在危险化学品、矿山、公路水路交通、工贸等行业领域建立区域性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修订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优化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设置,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建成综合性常备应急骨干力量,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交运局、县安监局、县旅游局、县工信息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等部门负责)
3.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以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加强高危化学品全过程管控;持续开展烟花爆竹批发、零售企业覆盖检查;持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等专项整治;推进重大、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改;开展公路隧道安全风险防控专项行动、旅行社企业及旅行社租用旅游客运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打好问题电梯安全攻坚战;实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加强燃气设施保护管理;强化食用酒精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环节安全监管。(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安监局、县市管局、县旅游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公安消防大队等部门负责)
4.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落实属地政府和部门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责任,建立“打非治违”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矿山企业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危化品非法运输,烟花爆竹非法经营,无资质施工、转包、违法分包,微型面包车非法营运,“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违法生产经营,液化石油气非法充装、销售等行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安监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公安消防大队等部门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三年行动计划在县安委办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建立县级牵头部门负总责,县直有关责任部门按照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各负其责,属地政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的工作机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主抓的领导机构,及时研究部署,切实解决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机制、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完善政策支持。完善三年行动计划相关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健全高危企业搬迁用地置换等补偿政策,完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业整顿关闭工作涉及职工安置、债务清偿、企业转产等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各类资本积极参与实施安全工程建设。
(三)加大资金投入。各乡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资金按属地管理原则,依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县财政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财力状况以及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情况予以支持。
(四)强化科技支撑。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大力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工作,推动先进装备在危险工序和环节的广泛应用。加快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监测大数据平台,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在线监控、监测或预警系统,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度。
(五)严格监管监察执法。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加强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督查和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从严追责等措施,以及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纳入“黑名单”、媒体曝光等方式,倒逼企业依法落实主体责任。
(六)严格跟踪问效。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细化任务分工,建立跟踪督办、定期检查通报等工作制度,完善有关考核办法和验收评价标准。县级牵头部门要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验评估,对工作推进慢、效果差的乡镇和单位要加大工作督导力度,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县安委办要积极发挥好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作用,推动三年行动计划取得实效。
附件:1.红河县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红河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安全工程三年行
动计划实施方案
3.红河县房屋市政工程领域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
划实施方案
4.红河县非煤矿山行业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
施方案
5.红河县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安全工程三
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6.红河县旅游业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9年1月24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武部;
县人大,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
红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24日印发
附件1
红河县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工程三年行动
计划实施方案
为组织实施好全县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方案。
到2020年,全县公路水路基础设施、运输装备、施工机械的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环境、监管技术手段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监管综合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显著增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较大事故明显下降,一般事故大幅减少,全县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实施道路运输领域安全防范能力提升工程
(一) 升级改造道路运输动态监管系统。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升级改造“北斗卫星定位企业监控平台、政府监管平台”和“三个安全闭环业务系统”(即班线客运安全系统、包车客运安全系统、危险货物运输电子运单系统),将“84220停车休息制度”(即客运驾驶人24小时累计驾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日间连续驾驶时间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时间不超过2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等要求纳入北斗卫星动态监管,实现重点运营车辆生产运输经营全过程动态管控。2018年完成道路运输动态监管系统政府监管平台的推广应用,实现“84220停车休息制度”的闭环管理。到2019年,完成“企业卫星定位监控平台”和“三个安全闭环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将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纳入闭环体系,“三个安全闭环业务系统”应用覆盖率达到60%。到2020年,实现“三个安全闭环业务系统”100%覆盖“两客一危”运输企业,班线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100%闭环监管。
(二) 提升营运车辆本质安全水平。在“两客一危”运输企业中推广使用具备限速功能或装置的运输车型,淘汰不符合条件的客运车辆。到2020年,全县不具备限速功能的客运车辆全部有序、稳妥退出市场。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中强制安装视频防碰撞安全运行系统。在全县“两客一危”运营车辆上全面实施完善“五小工程”(即按照标准为车辆配备4G视频动态监控终端、安全视频播放设备、安全带、灭火器和安全应急锤)。
(三) 推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职业化教育。配合省、州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大型客货车驾驶人职业化教育。对被抄送“双超”的“两客一危”从业驾驶人100%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考试。
(四) 建设道路运输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配合省、州上级主管部门升级改造“道路运输动态监管系统政府监管平台”的车载视频接入功能,实现交通运输、公安、安监、旅游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化联合监管。建设多种运输方式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为一体的道路运输行业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实现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运输车辆、从业人员、电子运单等危险货物运输信息的交换共享。升级改造“互联网+运政系统”软、硬件,确保从业人员和经营户诚信类数据完整率达99%。
二、实施路网管理领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一)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落实县级财政补助,到2020年,按照省、州下达计划,按时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力争消除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大幅改善农村公路安全通行状况;优先完成全县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缺失导致建制村不通客运车辆路段隐患处治。
(二) 完善公路标识标牌。严格在农村公路县乡道的长下坡、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险要路段优化完善限速标志和安全警示标牌。
(三)修复公路灾毁路段。及时处治农村公路灾毁路段,确保公路安全畅通。零星灾毁工程做到迅速处理,较大和复杂灾毁工程做到及时勘察抢修,及时采取临时处治措施,确保农村公路灾毁路段行车安全,同时加大自筹资金力度,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进行处治。加大农村公路排水防护等设施建设力度,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
三、实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一) 提升公路超限超载治理能力。建立“政府领导、部门派驻、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综合治超新机制,强化落实超限超载治理的属地管理责任和有关部门的超限超载治理责任,突出抓好源头治超、路面治超、非法改装车辆治理3项重点工作,建立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黑名单”管理机制。
(二) 提升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参照省、州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权责清单,编制我县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权责清单,制定并实施道路运输、公路水路建设施工管养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履职规范。督促指导全县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全面提升行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能力。
(三) 提升交通运输应急救援能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建设覆盖重点监管单位和重点企业的交通运输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积极与养护部门对接,掌握县内的交通运输行业装备物资储备库、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公路应急保障专职队伍情况,形成有效的协商调用机制。
四、实施水上交通领域安全管控能力
开展渡口标准化建设。对人流相对密集渡口进行优化设计,统一渡口改造标准。按照标准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标志、标识、标牌。
附件2
红河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安全工程三年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组织实施好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和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率逐年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与上年同比,2018年下降0.8%以上,2019年下降1%以上,2020年下降1.2%以上;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与上年同比,2018年下降1%以上,2019年下降1%以上,2020年下降1.2%以上。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到2018年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现场查处率达30%以上,2019年底达35%以上,2020年底达38%以上。国省干道、农村公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重点车辆和驾驶人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到2018年底,重点车辆检验率、报废率以及重点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学习率均达到85%以上,2019年底达88%以上,2020年底达90%以上。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能力
1. 加强我县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大科技管控力度和密度,依托执法站、检查站,严查严处公路客运车辆、旅游客车、大中型货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等重点车辆交通违法行为;认真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 公安部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加大对超限超载的综合治理和源头监管力度;强化恶劣天气、危险路段的安全管控,提高通行效率。
2. 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强化农村地区校车、营运客车(旅游包车)、微型面包车、低速载货汽车等车辆的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全面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建设,推广应用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落实各乡镇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经费投入责任,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所需必要经费按照规定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开展平安乡村建设,探索实施“路长制”等工作机制。到2018年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控、隐患排查整治、车辆及驾驶人管理制度总体健全并实现规范管理;到2019年底,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人员配备、统一职责任务、统一勤务制度、统一经费保障的要求,实现“两站”建设到位、“两员”配备到位;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级责任部门:县教育局、县交运局、县农科局、县旅游局等。
(二)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1. 建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机制。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6〕46号)及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联发的《云南省公路隧道安全风险防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云交管养〔2018〕27号),严格按照《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办法的通知》(红政办发〔2015〕35号)要求,加大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风险较大隧道的隐患排查,实行重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省、州、县三级政府挂牌督办。
2. 建立重点车辆及驾驶人交通隐患清查机制。强化机动车查验工作,防止安全技术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动车通过查验和检验。定期对重点车辆检验、报废,以及重点驾驶人审验、换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列出隐患清单,逐一督促整改。对重点车辆隐患较多的企业,联合约谈有关责任人。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级责任部门:县交运局等。
(三)建设道路交通安全“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
1. 推广运用道路交通事故在线处理平台。加强推广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在线处理平台力度,加大宣传和引导,提高驾驶人的知晓率和使用率,有效防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置不及时引发的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
2. 强化道路交通事故预警。依托公安交管集成指挥平台(缉查布控系统)实战化运用,紧紧盯住重点车辆、隐患人员和问题企业,不断提高对道路交通事故风险预测、预警、发现、防范、管控能力,不断增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强化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研判。依托业务数据平台,健全完善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在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春运、暑期、雨季和冬季等重要节点、重点时段及重大安保活动前进行专题分析研判。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四)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能力
1. 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分类组织重点车辆驾驶人、重点单位、重点企业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和所属违法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利用道路电子显示屏,及时提示道路通行状况和车辆交通违法信息,扩大宣传警示的覆盖面,提高预警提示的时效性。
2. 深入推进文明交通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交通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强化文明交通进驾校“五个一”活动(设立一个交通安全警示教育阵地或基地,讲好一堂文明交通法治课,播放一部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组织一次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举行一场文明守法驾驶宣誓仪式)。拓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阵地,推行“互联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创新文明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机制。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五)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1. 推进部门协同共治。加大公安交管、交通运输、教育、农业、旅游发展、安全监管等部门工作合力,健全完善联合整治、联合指挥调度、巡查督查、事故责任倒查、考核约谈等共建共治机制。
2. 建立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在公路沿线建立由公安交管、环境保护、医疗急救、路政和公路经营管理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协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分工和任务,定期、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联合演练,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和实战能力。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县级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级责任部门:县交通运输局、县卫生计生委等。
(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
1. 严守重点路段。完善勤务机制,严格管控,重点把守高等级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城市道路、重点旅游线路、长下坡等事故多发、易拥堵路段。
2. 严防重点时段。健全分析研判和预警预报机制,突出抓好春节、清明、五一、国庆、中秋等节假日,暑期、汛期、岁末年初、春运、旅游旺季及各类重大活动的道路交通安全防范。
3. 严管重点车辆。坚持协同共治,多措并举,严格监督和管理公路客运车辆、旅游客车、大中型货车、危化品运输车、微型面包车、校车、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车辆。
4. 严查重点违法。加大现场执法力度,严查严处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酒驾、醉驾、毒驾、高速公路不按照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客运车辆凌晨2—5时违规运行、违法停车、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电动自行车违法等行为。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附件3
红河县房屋市政工程领域安全工程三年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组织实施好全县房屋市政工程领域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发展,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促进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县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事故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隐患治理机制不断健全,房屋市政工程领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实施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整治
认真贯彻落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督促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等单位认真履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以下简称“危大工程”)安全管理职责,认真做好深基坑、较大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及使用、脚手架、施工电梯、拆除和爆破等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论证和审查工作,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严格安全管理流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现专项整治全覆盖。到2019、2020年底,全县房屋市政工程重点项目专项整治整改合格率分别达90%、100%。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二)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行动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试点工作有关要求,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试点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体系,以州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建设为引领,突出样板示范和施工企业、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提升在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到2019、2020年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率和在建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率分别均达95%、100%。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三)建设州、县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一体化平台
建设涵盖监督机构、企业、项目、人员等的云南房屋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信息系统。按省厅工作要求,到2020 年底前,建成州、县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一体化平台,实现全州“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并和省厅平台监管信息共享。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四)全面加强城镇燃气安全监管
全面规范城镇燃气工程经营和建设行为,严格城镇燃气经营许可和特许经营区域,加强管道燃气、瓶装燃气场站设施建设、消防安全管理,严格液化石油气钢瓶质量及充装监管,强化燃气运输车辆交通安全管控,严厉打击存储、充装、供应等环节的违法行为。严格燃气经营企业安全考核,到2019、2020年底,考核合格率分别达90%、100%。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附件4
红河县非煤矿山行业安全工程三年行动
计划实施方案
为组织实施好全县非煤矿山行业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决遏制较大事故,严防一般事故,减少事故发生。严格控制采矿权数量,到2020年底,全县非煤矿山总数(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山和基建矿山)控制在省级统一部署要求的总数范围内。生产矿山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达标生产,非煤矿山质量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实施非煤矿山转型升级质量提升工程
1.淘汰关闭落后矿山。依法依规淘汰关闭污染严重、不具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的基本条件且难以整改的小型矿山;结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全面清理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环境敏感区的采石(砂)场,由林业、水务、住建、环保、国土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能职责列出取缔关闭建议清单,报所在地县政府依法依规取缔关闭、有序退出。
2.加快推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2018年,继续推动矿山改造提升和整合重组采矿权办理工作,完成实施非煤矿山转型升级以来依法依规关闭矿山的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注(吊)销工作;2019年,对未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完成转型升级任务的改造升级矿山和整合重组矿山,在符合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要求转型升级到位,完成当年依法依规关闭矿山的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注(吊)销工作;到2020年,非煤矿山转型升级质量明显提升,依法依规关闭矿山的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实现同步注(吊)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安监局;县级责任部门:县发改局、县住建局等。
(二)实施非煤矿山安全基础提升工程
1.开展“五化矿山”(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和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全县所有生产矿山建成“双重预防机制”标准体系并按照体系运行。
2. 强制淘汰落后装备和工艺。2018年,地下矿山企业强制淘汰非阻燃电缆、主要巷道木支护、非矿用卷扬机等国家禁止使用的落后装备和工艺;2019年,强制淘汰列入《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的技术和设备。逾期未完成任务的依法依规实施停产整顿和“黑名单”联合惩戒等措施, 难以整改的依法依规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3. 开展重大风险矿山监测监控。严防重大风险矿山和尾矿库发生冒顶、边坡垮塌、溃坝。2018年,开展重大风险矿山统计调查,查清重大风险矿山的风险源点、风险程度、数量和状况并登记建档。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建成在线监测系统;2018年,开采深度800米及以上的地下矿山建成在线地压监测系统;2020年,边坡高度在200米以上的露天矿山及堆置高度在200米以上的排土场建成在线监测系统。逾期未完成任务的依法依规实施停产整顿和“黑名单”联合惩戒等措施, 难以完成的依法依规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安监局;县级责任部门: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农科局、县国土局,县供电局等。
(三)实施采空区治理工程
开展地下矿山采空区调查与治理。 2018年,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集中连片采空区调查,完成采空区危险性综合评估,制定集中连片采空区综合治理方案,按照“一矿一案”原则建立采空区基础档案;2019年,对评估确认的采空区,按照“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管住当前”原则,由县市人民政府督促矿山企业按照治理方案进行治理,对短期内难以治理的采空区要采取密闭、设置警戒区域、派专人值守、禁止人畜进入等措施;2020年起,由乡镇人民政府对危险性较大的集中连片采空区持续开展综合治理。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安监局;县级责任部门:县发改局、县农科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等。
(四)开展非煤矿山“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1. 持续开展打击非法盗采、以采代探、越界开采矿产资源,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建设,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等非法违法行为。
2. 治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矿山。吸纳全省“集中打击整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砂石开采行业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成果,治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矿山。由各级林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依据各专项行动职能职责和审核审批权限,对每一座非煤矿山能否存续出具明确意见;对无法继续办理审核审批手续的非煤矿山提出明确的关闭意见,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关闭。
3. 取缔临时小型采石(砂)场。2018年底前,以乡镇为单位,由县级政府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设置的临时采石(砂)场进行全面清理,取缔非法采石(砂)场。2019年关闭城市面山、三级以上等级公路沿线设置的临时采石(砂)场。涉及重点工程等特殊情况确需采石取土的,按政策要求单独履行报批手续。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国土局、县林业局、县环保局等;县级责任部门:县公安局、县工信局、县市管局、县安监局,县供电局等。
附件5
红河县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安全
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组织实施好全县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意见》(红政发〔2018〕57号)要求,全面排查并消除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隐患,建立完善危险化学品信息共享机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实行总量控制1户,严格落实“两关闭三严禁”, 压缩零售网点数量,只减不增,按照布点规划控制在30户以内。
重大事故隐患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有关设施、设备。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建设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
建设运用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落实省、州、县三级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分级管控和危险化学品生命周期信息化安全管理及信息共享要求,依托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危险化学品登记信息系统和“一图一表”数据库,建立完善危险化学品企业监管信息平台和隐患排查治理监管信息平台。2019年底,完成危险化学品企业基础信息、风险分布和管控、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治理等信息系统建设;2020年底,建成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处置指挥系统,配合构建危险化学品企业三维实景模型,实现省、州、县三级和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安监局;县级责任部门:县公安局、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交运局、县环保局、县市管局等。
(二)实施烟花爆竹企业改造升级工程
原则上坚持不设立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对批发企业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执行《云南省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细则》,原则上我县批发企业数量不得超过1户。批发企业必须具备与其经营规模及覆盖范围相适应的配送能力,积极推行批发企业连锁经营,连锁经营率2018年底要达到10%,2019年底达到20%,2020年底达到30%,并逐年提高。
科学合理规划零售店(点)布点,严格落实“两关闭三严禁”,强制实施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到2019年底,所有长期零售店要自行安装具有不少于30天记录保存功能、能覆盖烟花爆竹堆放区域的视频监控设施或摄像头;对不符合《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基本安全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零售点一律坚决予以取缔关闭,对仍存在“上宅下店”现象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到2020年,零售店(点)控制在30个以内。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安监局;县级责任部门:县公安局、县市管局等。
(三)持续加强高危化学品管控
加强硝酸铵、硝化棉、氰化钠等高危化学品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全过程管控。严格落实《云南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使用管理规定》,全过程管控高危化学品流向。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安监局、县交运局、县环保局、县公安局、县工信局。
附件6
红河县旅游业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为组织实施好全县旅游业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依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意见》《云南省旅游业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突出打基础、管长远,着力改善全县涉旅安全基础薄弱环节,全力抓好旅行社企业、A 级旅游景区合法合规经营,强化旅行社租用旅游客运车的安全管理等,全面增强旅游业应急保障能力,提升旅行社企业和景区景点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涉旅较大事故,坚决杜绝涉旅重特大事故,切实提升游客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增强旅游业应急保障能力
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依托政务网、公众微信号、手机短信及公众易查阅的渠道对外发布旅游安全风险提示,加强安全宣传警示教育。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数据共享功能,面向公众发布第一手旅游预警信息。持续推进旅行社投保“云南旅游组合保险”相关工作,加强旅游救助及善后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涉旅救援保障体系和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救援机制。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旅游局;县级责任部门:县工信局、县民宗局、县公安局、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文广局、县卫计委、州市管局、县地震局、县气象局等。
(二)提升旅行社企业安全保障水平
全面落实旅行社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安全教育等工作制度,严格监管执法措施。
1. 督促旅行社企业科学合理编排旅游线路日程,避免出现赶时间、赶行程情况,开展出境游线路、产品和服务安全评估。
2. 开展旅行社企业租用旅游客运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旅行社企业租用合法经营、有安全保障的旅游客运车。
3. 加大云南旅游组合保险的实施力度,督促旅行社企业、旅游住宿企业等及其他一些高风险旅游项目经营者依法投保相应责任险后,参与云南旅游组合保险统保统筹。
4. 严格落实出境游行前说明会制度,督促出境游组团社履行安全提醒义务,督促指导出境游组团社选择安全有保障的境外地接社,明确出境游客安全保障措施,加强领队人员的安全提示与教育工作。
5. 定期组织开展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演练及导游人员和其他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牵头部门:县旅游局;县级责任部门:县公安局、县交运局、县外事侨务办等。
(三)提升景区景点安全保障水平
全面落实旅游景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监管执法措施;对旅游景区内经营的登山、旅游观光车等特种设备和高风险旅游项目实施安全监管,严格管控安全风险,严密排查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审批报备制度,严格执行 “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安全监管要求。
1.旅游局牵头对 A 级旅游景区实施游客流量控制管理,联合住建、林业、文物部门督促 A 级旅游景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安全教育等工作制度。
2.住建局依法履行对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旅游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对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包括景区建筑施工项目、液化气、天然气使用等)等A 级旅游景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3.县文广局依法履行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等旅游景区的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等A 级旅游景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旅游景区内经审批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 (游泳、攀岩等)的安全监管,督促有关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4.林业局依法履行对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安全监管,组织开展 “一区两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景区森林风景资源和湿地风景资源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5.水务局依法履行对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安全监管和A级景区山洪灾害等监测预警,组织开展对水利风景区和以江河湖库为主题的国家公园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6.国土局依法履行对地质公园、A 级旅游景区地质灾害的安全监管、监测预警,督促指导地质公园、A 级景区地质灾害防范,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7.市管局负责旅游景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对旅游景区、公园等公众场所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生产假冒伪劣旅游装备、设备等旅游产品。
8.交运局加强旅游包车运输安全行业监管,负责内河通航水域客运船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对所辖区域内从事水路客运的船舶进行登记、检验;负责水路客运船员的考试和发证工作;加强水路客运安全法律、法规宣传。
9.气象局负责旅游景区建筑和设施、设备的防雷安全监管,对空旷或高处建筑和设施、设备重点监督检查,督促指导旅游景区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责任单位:县人民政府,县旅游局、县住建局、县文广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国土局、县市管局、县交运局、县公安局、县气象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