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199
-
发布机构红河县政府办公室
-
文号架政发〔2019〕15号
-
发布日期2019-05-24
-
时效性有效
架车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架车乡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属各站所、各相关单位:
《架车乡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实施方案》经乡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严格贯彻落实。
架车乡人民政府
2019年2月28日
红河县架车乡党政办公室 2019年2月28日印
架车乡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实施方案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工商企业和个人借建农业大棚之名,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违法违规建设“私家庄园”等非农设施,严重冲击了耕地红线。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现象。按照州党委政府、县党委政府及乡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全乡范围内集中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结合架车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上下联动、属地管理,全面清理、彻底整治,标本兼治、务求实效,集中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推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监管长效机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为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环境。
二、清理整治范围
按照严守红线、突出重点,分类处置、集中打击的要求,对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非农设施,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全面清理整治。重点清理整治工商资本和城市居民到农村非法占用耕地变相开发房地产和建设住房行为。清理整治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类问题:
(一)在各类农业园区内占用耕地或直接在耕地上违法违规建设非农设施,特别是别墅、休闲度假设施等。
(二)在农业大棚内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设商品住宅。
(三)建设农业大棚看护房严重超标准,甚至违法违规改变性质用途,进行住宅类经营性开发。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排查“大棚房”等问题。由乡农科站、乡国土所共同负责,在全乡开展拉网式、台账式等形式的排查清理,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逢棚必查、不留死角,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全面收集整理土地承包、流转、审批、备案等有关档案信息,找出问题节点,追查问题根源。对排查清理发现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设住房等非农设施的,逐一建立问题台账,为清理整治提供依据。
(二)坚决清理整治整改。根据排查结果,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区分类型,依法依规,整治整改。对在各类农业园区内占用耕地或直接在耕地上违法违规建设住房等非农设施的,以及在农业大棚内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房等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要作为清理整治重点,坚决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坚决退房还地,恢复生产;对农业大棚看护房等生产附属设施占地面积超标的,要区分情况、做细工作,切实加以整改。
(三)严格执法惩治惩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建设“大棚房”等问题的责任主体,乡国土所要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司法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逐一排查“大棚房”是否享受财政补助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对其中涉嫌骗取涉农资金补助、改变农业设施用途的,乡农科站、乡财政所等部门要坚决追回。
(四)严肃执纪问责。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在清理整治违法违规建设“大棚房”等农地非农化问题中,发现存在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的公职人员,各级纪委监委要严肃追责问责,对涉嫌有内外勾结、搞利益交换和谋取私利等腐败行为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五)尽快恢复耕地生产功能。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设的“大棚房”等非农设施,清理整治后,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乡农科站、乡国土所要主动作为,做好技术支撑和检查验收等有关工作。
(六)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以专项行动为契机,乡农科站、乡国土所要按照各自职责,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特殊管制措施,建立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有奖举报制度。加强设施农业精细化管理,对设施大棚、温室等普遍建档立卡。加强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利用耕地的规范管理,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强化流转土地用途管制。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抓紧研究制定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和设施农业等用地政策和管理办法。
四、责任分工
(一)落实到村组。乡政府对全乡专项行动负总责,对本地区耕地保护、遏制农地非农化负总责。成立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国土所、农科站、民政所、财政所、各村委会主任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抓实目标任务、掌握政策、组织动员、清查整治、监督检查等工作。按照属地原则压实工作责任,清理排查和整治整改问题出在哪里,就由哪个地方负责解决。要将清理整治任务和责任逐级落实到村委会、村组。
(二)部门协同。乡农科站、乡国土所等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乡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加强专项行动督促和指导,各尽其责、共同负责,加强配合、联合行动,落实专项行动各项措施,乡级“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要适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工作步骤
(一)排查清理阶段。从发文之日起开展全面排查。一是自查。由乡镇组织部署开展全面排查,逐个入园入棚现场核查,登记造册,建立问题台账。二是汇总。各乡镇将各类违法违规情况统计汇总后上报县专项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
(二)整治整改阶段。各乡镇组织开展问题查处、整治整改和问责追责。根据整治整改情况,集中通报、公开处理一批典型案例。乡级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对重点地区查处整治情况开展实地抽查核查,对发现弄虚作假、整治工作推进不力的,严肃问责追责。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清理整治“大棚房”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统一思想,下定决心,严格属地管理,压实属地责任。要及早召开会议部署,制定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建立组织领导推进机制。要落实乡镇人民政府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解决清理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专项行动提供人力、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和农村稳定。
(二)强化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要落实部门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参与专项行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联合查处、案件移送等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整治措施落到实处。
(三)严肃督导问责。对专项行动每一个环节,都要严肃认真督导。要抓住一批典型案例,剖析问题根源,及时向社会通报。要将专项行动纳入乡镇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要健全问责机制,对违法违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进行警示教育。
(四)定期上报信息。实行专项行动信息周报制度。乡人民政府要在加快工作进度的同时,及时调度汇总清理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向县专项行动协调推进小组报告乡镇清理整治情况。对清理整治中发现的重大情况随时上报。
(五)接受社会监督。在集中开展专项行动期间,设立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制度。各乡镇也要设立群众有奖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乡纪委县监委接到的“大棚房”问题线索和群众举报,同时移交本级专项行动协调推进工作机构。
附件: 架车乡“大棚房” 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1
架车乡“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农业厅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 云南省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的方案>的通知》(云农种植〔2018〕60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红河州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的方案>的通知》(红政办函〔2018〕52号)、《红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县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实施方案的通知》(红政办编〔2018〕32号)文件精神,统筹推进全乡“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特成立架车乡“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张忠文 架车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 组 长:钱富荣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成 员:谢乐辉 乡党政办副主任
李商仰 乡国土城建负责人
杨 儒 乡派出所负责人
李琼丽 乡财政所负责人
李思龙 乡民政所所长
李周光 乡林业站站长
朱琼艳 乡扶贫助理
普正斗 乡司法所所长
李 创 乡水管站负责人
李文明 乡社保中心负责人
喻程相 乡农经站负责人
常沙通 乡畜牧兽医站站长
周文娟 乡农科站负责人
杨德军 乡国土城建助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国土所,办公室主任由钱富荣兼任,杨德军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统筹协调架车乡“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有关工作,加强组织动员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定期收集、上报我县“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完成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如有变动,由成员单位相应岗位职责人员自行递补,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该项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自行撤销。
附件2
“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排查情况汇总表
_____________乡(镇) 单位:个、亩
乡、镇(办事处) |
设施农业情况 |
违法违规建设情况 |
违法违规 占地面积 |
|||||||||||||||||||
小计 |
塑料 大棚 |
日光 温室 |
连栋 温室 |
其他 |
小计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其他 |
耕地 |
其中基本农田 |
|||||||||||
个数 |
面积 |
个数 |
面积 |
个数 |
面积 |
个数 |
面积 |
个数 |
面积 |
个数 |
面积 |
个数 |
面积 |
个数 |
面积 |
个数 |
面积 |
个数 |
面积 |
|||
总计 |
注:Ⅰ类指在各类农业园区内占用耕地或直接在耕地上违法违规建设非农设施。
Ⅱ类指在农业大棚内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设商品住宅。
Ⅲ类指建设农业大棚看护房严重超标准,甚至违法违规改变性质用途,进行住宅类经营性开发。
附件3
“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违规项目情况表
______________乡(镇) 单位:个、亩、万元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占地 面积 |
建设 地点 |
土地 流转 起止 时间 |
棚 数 |
建设主体 |
计划整改到位时间 |
|||||||||
主体 名称 |
建设 总投资 |
其中享受财政补助 |
始建 时间 |
违规 性质 |
违规面积 |
|||||||||||
占用 耕地 |
其中占用基本农田 |
|||||||||||||||
中央 |
省级 |
市级 |
县级 |
|||||||||||||
县、乡(街道)、村 |
*年*月 — *年*月 |
*年 *月 |
Ⅰ、Ⅱ、 Ⅲ、其他 |
|||||||||||||
注:1. 本表是违法违规情况明细表,要求逐个项目填写,项目是指各种资金来源的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如一次性投资建设的10个棚,视为1个项目,在一行填写。
2.违规性质可分为Ⅰ、Ⅱ、Ⅲ类及其他,其中Ⅰ类指在各类农业园区内占用耕地或直接在耕地上违法违规建设非农设施。Ⅱ类指在农业大棚内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设商品住宅。Ⅲ类指建设农业大棚看护房严重超标准,甚至违法违规改变性质用途,进行住宅类经营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