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200
-
发布机构红河县政府办公室
-
文号无
-
发布日期2019-05-24
-
时效性有效
车古乡利博村2019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 车古乡利博村2019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主管单位:红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建设单位:车古乡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车古乡利博村委会。
建设期限:2019年1月—2019年12月。
建设内容:新建活动室2间、300平方米,新建水冲式公厕4座、280平方米,新建垃圾处理池10个,新建蓄水池3个、180平方米,人饮管道建设7800米,护栏建设83米,新购垃圾桶40个。
规划依据:根据红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红河县2019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办发〔2019〕9号)、红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编制上报2019年度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开组办〔2018〕198号)及红河县车古乡脱贫攻坚项目库乡级“路线图”项目表(2018-2020)及车古乡利博村委会脱贫攻坚项目库施工图。
投资估算:项目计划总投资145万元
资金筹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45万元,其中:财政涉农资金145万元。
项目背景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目前,乐育镇多数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少数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比较滞后,实现脱贫目标比较困难,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甚远。因此,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实施车古乡2019年利博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势在必行。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乡概况
车古乡位于红河县西北部,距县城65km,东与浪堤乡、大羊街乡交界,南与架车乡毗邻,西与垤玛乡接壤,北与元江县那诺乡隔河相望。全乡国土面积117.4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3428户15167人,世居民族有哈尼族、彝族、瑶族三种民族,其中,哈尼族有两个支系,即奕车人和哈尼糯美人。2017年末,全乡经济总收入12539万元,人均纯收入6833元。
车古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498户7398人, 贫困发生率为50.09%,其中利博村委会193户870人,贫困发生率为34.82%。2018年脱贫389户1987人,贫困发生率将下降至23.3%,其中利博村委会66户313人,贫困发生率为20.52%,实现全乡逐年减少,到2020年实现全乡脱贫摘帽。
(二)项目村基本情况
1、自然环境
利博村委会位于车古乡西北部,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4km。辖利博一、二组、俄龙、普然、罗荣村、娘普村 、嘎施村7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普然和俄龙因地处滑坡点实施美丽家园建设,都搬迁至龙腾村。农户403户1779人,世居哈尼族(糯美人),全村耕地面积 1214 亩,人均耕地 0.7 亩,林地 1270 亩,人均林地0.74亩。农民收入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3户870人,已稳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37户198人,2014年脱贫1户3人,2015年脱贫18户79人,2016年脱贫11户72人,2017年脱贫7户45人,2018年脱贫66户313人。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履行“三严三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脱贫攻坚目标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整合资源和力量补齐短板,扎实推进贫困村各项工作综合提升提质,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二)工作原则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密结合利博村委会实际,科学制定脱贫规划,锁定贫困对象,找准穷根、因村因户因人施策、靶向治疗,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紧盯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生态产业等发展短板,在资金项目、政策措施、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激发贫困群众勤劳致富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成为扶贫开发建设者、受益者、监督者,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光荣脱贫。
——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突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抓住贫困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好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生态治理和基层队伍建设。同时,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在增加财政扶贫投入的同时,加大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及社会帮扶投入力度,以群众为主体,鼓励群众多投工、投劳,合力促进车古乡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始终坚持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积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1、总体目标: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大力推进利博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生态能源建设等全面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2019年整村脱贫出列的目标任务。
2、具体目标: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改善人居居住环境;二是通过社会事业建设,2019年年底实现5个自然村村村有村民活动室,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三是通过生态能源建设,2019年年底实现5个自然村村村有卫生工程、垃圾处理池等配套设施。四是完善龙腾村、利博村、嘎施村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
(二)任务
新建活动室2间、300平方米,新建水冲式公厕4座、280平方米,新建垃圾处理池10个,新建蓄水池3个、180平方米,人饮管道建设7800米,护栏建设83米,新购垃圾桶40个。
四、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进度
(一)项目建设地点
车古乡利博行政村。
(二)项目建设内容
1、村民活动室建设:
利博村委会利博村新建村民活动室一间140平方米,新建龙腾村民活动室一间160平方米,都为砖混结构。
2、生态能源建设:卫生公厕4座,龙腾、利博、嘎施和罗荣各一座;新建垃圾处理池10个,利博3个,罗荣、娘普和龙腾各2个,嘎施1个。
(三)建设进度
1.规划阶段(2018年10月-2019年1月)。根据贫困退出的“6106”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统筹规划,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建设标准。编制完成《车古乡利博村2019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9年2月-2019年10月)。召开动员大会,开展宣传发动工作,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以赴进行项目建设,督促抓好任务落实,所有建设内按要求于2019年11月底完工。
3.验收阶段(2019年11月)。认真对照《车古乡利博村2019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扫尾、完善竣工资料、验收及自评工作,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管理制度,迎接上级部门检查考核工作。
4.项目资料收集整理归档(2019年12月)。按照项目验收内容及问题清单,及时整改完善问题数据,做好相关档案归档工作。
五、投资概算、资金筹措与投资标准
(一)投资概算
项目规划总投资145万元,其中:社会事业建设投入51万元,占总投资的35.23%;生态能源建设投入47万元,占总投资的32.47%,其他项目建设投入46.76,占总投资的32.3%。具体投资概算如下:
1、村民活动室建设2间共300平方米,投入资金51万元。社会事业建设共投入资金51万元。
2、卫生公厕建设4座,面积共280平方米,投入资金42万元;垃圾处理池10个,投入资金5万元;生态能源建设共投入资金47万元。
3、蓄水池建设3个,共180立方米,投入资金18.9万元;人饮管道建设2条,共7800米,投入资金23.4万元;新建防护栏83米,投入资金1.5万元;新购垃圾桶40个,投入资金3.2万元;其他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47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45万元,其中: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45万元。
(三)项目建设投资标准表
序号 |
项目建设名称 |
单位 |
投资标准(元) |
规模 |
财政涉农资金补助(万元) |
备注 |
1 |
村民活动室 |
㎡ |
1700 |
300 |
51 |
|
2 |
卫生公厕 |
㎡ |
1500 |
280 |
42 |
|
3 |
垃圾处理池 |
个 |
5000 |
10 |
5 |
|
4 |
蓄水池 |
m³ |
1050 |
180 |
18.9 |
|
5 |
人饮管道 |
m |
7800 |
30 |
23.4 |
|
6 |
防护栏 |
m |
180 |
83 |
1.5 |
|
7 |
垃圾桶 |
个 |
800 |
40 |
3.2 |
|
六、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车古乡2019年利博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提高全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养殖业的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调节市场需求,改变发展条件和村容村貌;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改变脏、乱、差现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活水平、文明程度将得到全面提高,实现脱贫致富,更新思想观念的目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乡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生态能源建设、村内排污设施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有效改善接入外部市场条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投入成本,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逐步提升村庄人居居住环境,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生态效益
车古乡2019年利博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投入使用后,村容村貌得到极大地改善。村落、道路进行绿化后,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厕所的改造,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太阳能、节能灶的建设,减少对薪柴的需求,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排水沟的建设,减少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林地、耕地资源。避开有林地带,加强基础建设,对现有植被无较大损害,对于工程建设中开挖的弃土,在工程结束后,进行种树护路,对于水土保持起到较好的作用。
(四)扶贫效益
车古乡脱贫出列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全乡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利博村委会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有效解决405户1785人(其中:建档立卡群众193户870人)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充分达到“新产业、新发展、新生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全村贫困人口脱贫进程,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生态良好、民生改善、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七、工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车古乡“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成立由书记为组长,联系村委会工作组组长及分管联席项目办副乡长为副组长,乡项目办负责人、住建负责人、联系村委会工作组成员、“村三委”人员、驻村工作队长及扶贫队员为工作队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贫困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工作的领导,加强日常管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步伐。
组 长:杨建文 车古乡副乡长、利博村工作组长
副组长:王勒出 利博村总支书记
陈虾波 利博村驻村工作队长
成 员:杨鸿坤 车古乡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吴石涛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许 欢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杨 婷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刘 玲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刘晓莹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李文华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李立甫 利博村主任
李那黑 利博村副主任
李龙阿 利博村村监委主任
李志文 利博村驻村工作队员
崔 杰 利博村驻村工作队员
王 兴 利博村驻村工作队员
罗 强 利博村驻村工作队员
领导小组,由杨鸿坤同志兼任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明确责任措施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督查、宣传三个工作组,其工作职责分别如下:
综合协调组
组 长:吴石涛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副组长:刘晓莹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成 员:吴远彪 车古乡项目办负责人
王飞琼 车古乡住建工作人员
李文华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李那黑 利博村副主任
崔 杰 利博村驻村工作队员
王 兴 利博村驻村工作队员
罗 强 利博村驻村工作队员
职 责:负责脱贫攻坚项目推进工作的综合协调、调度工作、上报工程进度、收集整理台账资料。
督查组
组 长:吴石涛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副组长:许 欢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成 员:王勒出 利博村总支书记
李龙阿 利博村村监委主任
陈虾波 利博村驻村工作队长
职 责:负责脱贫攻坚项目推进建设的督查工作。
宣传组
组 长:杨 婷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副组长:刘 玲 利博村工作组成员
李立甫 利博村主任
李志文 利博村驻村工作队员
职 责:负责脱贫攻坚项目推进的宣传报道工作。
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点面管理,分清工作责任;一是乡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组织实施,对所辖项目村村民委员会的后续管理工作给予指导、支持、监督、检查,建立和落实项目后续管理责任制,协调争取有关部门完善项目村公益和基础设施,同时做好项目后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二是村委会建立和完善项目后续管理制度,健全项目后续服务组织;依法与联建企业、项目户签定规范的联建合同或协议及项目后续管理合同,落实项目后续管理责任,确保企业发展,农户受益,实现企农“双赢”,及时妥善解决项目后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农户积极协助村民委员会管好用好本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
(二)项目及资金管理
1、项目及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17〕213号)、《红河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红政发〔2018〕35号)和《红河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红政发〔2018〕54号)文件要求执行。
2、公告公示按照红河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和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的实施办法》(红开组〔2018〕7号)及红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的通知》(红开组办〔2018〕199号)文件执行,对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实施期限、资金来源及用途等情况进行公告公示,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4、严格执行项目绩效评估、初验、审计制。项目实施完成后,首先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估,评估完成后,乡镇成立初验小组对项目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提交申请进行县级验收,交由县审计部门对项目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提出申请给县级部门验收。
5、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安排专人实时跟踪项目推进、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情况,并规范收集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档案。
八、建后管理
项目建成后,及时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建设成果的长效机制,加强督促检查,适时跟踪问效,建立各类项目移交制度和后续强化管理制度,创新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将“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成为帮民安民、惠民富民的德政工程、贫困地区群众欢迎、各级干部支持的满意工程和功在当下、利在长远的可持续性工程。
附件【20190124规划表(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利博(1).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