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政府决算
  • 索引号
    hhxczj/2024-00002
  • 发布机构
    红河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10-16
  • 时效性
    有效

关于红河县2017年度地方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监督索引号53252903100011000

关于红河县2017年度地方财政决算

情况的报告

2018年7月25日在红河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红河县财政局局长  张文鸣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人民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作红河县2017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7年全县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县政府财政部门认真执行各项决议,积极落实县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的审查意见,广开财源抓增收,优化结构保重点,勇于创新推改革,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财政收支实现平衡增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933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100%,比上年决算数增长8%,增收1,33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390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80.1%,比上年决算数下降0.3%,减收15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2,543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112%,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2.1%,增收1,349万元,主要为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及罚没收入增收所致。

2.支出完成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3,606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99.9%,比上年决算数增长0.3%,增支598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全县收入总计247,532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3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5,90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4万元,调入资金17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3,410万元。全年支出总计247,532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3,606万元,上解支出2,512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1,41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万元。收支相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按照红河州财政局《转发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预〔2015157号),一般公共预算年终净结余资金要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因此我县将上年一般公共预算净结余资金11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调节和平衡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运行。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2017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29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69.2%,比上年决算数增长337.2%,增收1,025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增收所致。

2.支出完成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861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96.5%,比上年决算数增长5.8%,增支213万元。

3.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2017年,全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28万元,上年结余263万元,收入总计4,120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861万元,调出资金173万元,结余86万元,支出总计4,120万元;收支相抵,略有结余,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因我县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所以向本次会议提供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表也无数据。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2017年,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64,90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3.4%,比上年决算数增加35,219万元,增长118.6%。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含清算期(201410-20171月)收入,个人缴费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已征收完成,而2016年未正式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收入仅收到上级补助收入173万元和运政管理所缴费收入29万元。

2.支出完成情况: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55,105元,为年初预算的93.6%,比上年决算数增加30,602万元,增长124.9%。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退休人员待遇(统筹内部分)由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而2016年未正式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无支出。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4,909万元,支出55,105万元,本年收支结余9,804万元,加上上年结余30,896万元,年终滚存结余40,700万元。形成结余的主要原因是:养老保险本身需要个人账户积累以保证未来支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在个人账户积累;其他社会保险按照“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预算,为确保待遇支付,需留有适当结余。

由于州财政局与我县结算尚未完成,以上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州财政局批复我结算后,届时再将有关变化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7年预算执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 着力抓收入,圆满完成收入任务。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财税政策,严格依法治税,不断强化税源管理,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同时加强小税种和零星税源的征收管理工作。二是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加大欠税清缴力度。加强财税部门与涉税部门的协作配合,促进信息共享互通,全面堵塞征缴漏洞,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及时征缴及补缴入库。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积极推进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充分发挥电子票据“以票管收、以票促收”的作用,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做到应缴尽缴。

(二)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积极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资金保障民生需要,全年共支出各类民生资金17.88亿元,占全县财政支出总额的83.9%。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公共安全支出0.69亿元,同比增长5 %,增支0.03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支出完成5.64亿元,同比增长34%,增支1.42亿元。强化社会保障力度,社会保障支出完成3.24亿元,同比增长3%,增支0.11亿元。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完成2.75亿元,同比增长10%,增支0.25亿元。加大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安排城乡社区支出0.95亿元,同比增长136%,增支0.55亿元。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拨付各类惠农补贴资金3,105万元,使5.2万户20.88万人受益。

 () 全力以赴促三农,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2017年,全县投入支农资金3.35亿元,其中:农业支出0.5亿元,林业支出0.4亿元,水利支出0.4亿元,扶贫支出1.4亿元。农村综合改革方面,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550万元,其中:普惠制项目资金700万元、四位一体项目500万元、美丽乡村项目35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方面,实施2016年项目共有5个,投入资金3,063万元。落实农业保险政策,拨付农业保险补贴399.41万元;拨付“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贴息资金121.67万元。2017年,全县实际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1,565.5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7,159.06万元,省级资金9,349.21万元,州级资金2,564.57万元,县级资金2,492.72万元),已拨付整合资金31,565.56万元。

(四)加强债务限额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紧紧围绕“借、用、管、还”相统一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权、责、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从源头上控制政府性债务扩张。2017年,我县政府性债务余额为90,615.12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89,888.64万元一般债务88,393.79万元专项债务1,494.85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或有债务)726.48万元。2017年共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额度33,41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000万元,用于2013年保障性住房项目900万元和2014年保障性住房项目1100万元。

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规定,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年度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限额等于上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限额加上当年新增债务余额的限额。经红河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下达我县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9.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1亿元,专项债务0.1亿元(县本级8.8亿元,乡镇级0.4亿元)。

(五)不遗余力抓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全县133个部门已全面编制部门预算(52个乡镇级预算单位)。二是积极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在编制2017年度预算时,同步编制2017 年至2019年中期财政规划,预算安排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三是深入推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结余资金清理,对连续结转超过两年以上的结余资金,一律收回由政府统筹使用,全年共收回结余资金 1.81亿元,确保了上半年自治州津贴及时足额发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政改革性补贴及离退休生活补助,并及时兑付到个人。四是持续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按照“增一般、减专项、促监管、提绩效”的要求,实施了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改革。五是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出台了《红河县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和《红河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起了事前申报、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全过程绩效监督制约机制。六是着力推进预决算公开。全县13个乡(镇)和79个县属部门(单位)均按要求公开了2016年部门决算情况和2017年部门预算情况,以及2016年政府决算情况和2017年政府预算情况。六是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全县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数144个,占全县预算单位总数的100%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17年,全县财政收支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各项民生、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但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财政自给率低,总体实力较弱;非税收入占比过高,收入质量不高,保增长压力较大;刚性支出与财力增长不匹配,保平衡压力巨大;进入偿债高峰期,债务风险不断加大。为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改进工作方法、增强依法理财观念等措施,逐步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监督索引号532529031000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