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hhxrmzf/2024-00080
-
发布机构红河县人民政府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02-21
-
时效性有效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预算公开
监督索引号53252900732600000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九、其他公开信息
第二部分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部门预算表
一、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基本支出预算表(人员类、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
八、项目支出预算表(其他运转类、特定目标类项目)
九、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一、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三、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四、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五、新增资产配置表
十六、上级补助项目支出预算表
十七、部门项目中期规划预算表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
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农业农村工作、科技进步及知识产权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或拟订有关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乡镇企业等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科技事业发展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中长期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责任。指导农业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推进农业依法行政。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负责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有关合同管理、流转规范,调处合同纠纷、协同调处权属纠纷等。为与中央部署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好衔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予以五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会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统一登记工作。过渡期后,改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3.指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的改善。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指导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负责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拟订农业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
4.负责指导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组织开展乡镇企业统计、信息工作和运行情况分析。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政策,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拟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政策,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
5.承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责任。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安全监测。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机构考核。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
6.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种畜禽、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依法负责渔船、渔机、网具的监督管理。开展兽医医疗器械和有关肥料的监督管理。指导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
7.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指导动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对县内动植物的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的管理。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8.组织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开展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9.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草原、宜农滩涂、宜农湿地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依法管理耕地质量,发展节水农业。维护行政区域内水域渔业权益。负责渔船检验和渔政监督管理。承担渔业行政执法的职责。
10.拟订农业生态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指导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承担指导农业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做好外来物种监管。
11.负责农业贸易促进和农业经济、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实施、管理农业利用外资项目。负责热区农业资源开发工作。
12.受理、审核并组织实施县级科技项目,管理列入本部门预算的县级科学事业费。受理、审核、推荐国家和省州的科技项目,并受委托对国家和省州科技项目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县级各部门和乡镇科技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支持县内重大科研试验及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负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体事务管理,园区项目审核、审定、组织实施和绩效考核管理,负责园区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
13.负责全县专利管理工作及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统筹协调知识产权工作。
14.负责县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受理、审核、推荐省州科学技术奖励事项。组织或参与科技成果的评定。
15.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和组织实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6.组织、协调全县科普宣传、科技信息及职责范围内的科技统计工作。协调和组织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承办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工作。负责科技保密管理的有关的工作。
(二)机构设置情况
我部门共设置12个内设机构,包括:局办公室、财务室、乡村企业发展与市场信息化股、畜牧兽医股、种植业和农药管理股、法制与行政审批股、项目投资与计划财务股、农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股、政策改革与社会事业发展股、渔业渔政管理股、科技股、农田建设管理与环境资源股。
所属单位15个,分别是:
1、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2、畜牧科技推广站
3、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动物卫生监督所
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
6、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7、植保植检站
8、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9、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10、农机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站
11、种子管理站
12、农业环保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站
13、渔业管理站
14、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15、执法大队
(三)重点工作概述
1.我局紧紧围绕州农业农村局下达的项目和指标任务、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心工作,多措并举,狠抓粮食、果蔬、畜牧、渔业、生物药业等产业,全面落实农业、畜牧、渔业等各项生产指标任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扎实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不折不扣完成各项重点任务,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筑牢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种业根基。深入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持续配合州级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提速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梯田红米、蔬菜、水果、中药材4大产业,强化科技研发和水稻、玉米、蔬菜种子选育工作,进行优势互补,延伸优势产业,补足短板,扎实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强化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加强各类新型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全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3.完成生猪稳产保供任务。深入实施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落实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严格落实监测排查、消毒灭源等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快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统筹抓好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等防控。
4.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统筹安排好蔬菜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加强“菜篮子”产品产销对接,确保蔬菜和肉食品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开展生猪、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供给保障监测预警;健全和完善各级农业部门与重点企业联系机制,采取点对点的服务方式,推动减税、降费、免租、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落实;结合“菜篮子”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提升肉蛋、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能力。
5.全面提升产业帮扶质量。推进“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推动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绑定发展,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绑定发展的“双绑”机制,健全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长期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提升农户产业组织化水平。加强产业扶持政策落实。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加大产业帮扶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库,与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实现共建、共享、共用。按照“一平台三机制”要求,组织各县市做好《云南省产业帮扶信息监测管理平台》的信息录入,切实做好监测平台的运行、监测、审核工作,确保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落到实处。
6.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立足北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三大板块”,锚定“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目标,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围绕“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工作主线,推进“五个基地”建设。
7.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培育“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基础,推进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做大做强果蔬、粮食、畜禽、生物药、茶叶、水果等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构建“圈”状发展格局。培育壮大企业队伍。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打造知名企业品牌,形成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梯队,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以园区为依托,创建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便利化服务网络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和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销、企业与农户相衔接产业综合体。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以水果、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改善与技术研发推广,在农产品优势产区集中连片建设一批产地初加工设施。推进新业态和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发展新业态,打造全产业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五个基地”建设,梳理全产业链图谱,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出产业链技术路线、延链补链清单,出台相应配套支持政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担任“链主”,组织育种育苗、生产基地、仓储设施、科研院所、加工流通、产业协会、服务机构、电商平台、融资机构等经营主体,一体打造全产业链建设。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4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0个。截止2023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105人,其中:行政编制14人,工勤人员编制3人,事业编制88人。在职实有101人,其中: 财政全额保障101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 73人,其中: 离休0人,退休73人。
车辆编制12辆,实有车辆12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4年部门财务总收入18127454.84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8127454.84元,政府性基金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元,事业收入0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元,上级补助收入0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元,其他收入0元。
与上年对比增加477895.32元,主要原因是2024年农业保险保费较增加及行政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数上调。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4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18127454.84元,其中:本年收入18127454.84元,上年结转收入0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8127454.84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元。
与上年对比增加477895.32元,主要原因是2024年农业保险保费增加及行政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数上调。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4年部门预算总支出18127454.84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 18127454.84元,其中:基本支出17557454.84元,与上年对比增加342898.32元,主要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数上调;项目支出570000元,与上年增加135000元,主要原因是2024年农业保险保费增加。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管理事务772258元,主要用于行政人员工资及日常工作开支。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行政单位离退休12600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人员公用经费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事业单位离退休31200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人员公用经费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862001.28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抚恤—死亡抚恤95160元,主要用于支付丧葬抚恤费。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其他社会保障就业—其他社会保障就业支出67885.48元,主要用于支付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行政单位医疗缴费支出150072.1元,主要用于全额供给单位在职行政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互助等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事业单位医疗缴费支出781973.36元,主要用于全额供给单位在职事业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互助等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122342.38元,主要用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缴费支出与。
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行政运行1776185元,主要用于行政人员工资及日常工作开支。
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事业运行10690019.32元,主要用于事业人员工资及日常工作开支。
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病虫害控制50000元,主要用于动物疫病防控及卫生检疫监督工作支出。
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10000元,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及农药残留安全检测工作支出。
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统计监测与信息服务10000元,主要用于农经年报业务培训工作支出。
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农业生产发展20000元,主要用于土地仲裁工作支出。
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其他农业农村支出70000元,主要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农作物备荒种子储备工作支出。
农林水支出—普惠金融发展支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300000元,主要用于农业保险保险费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住房公积金1305757.92元,主要用于经费全额供给单位在职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负担部分开支。
五、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无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2个,政府采购预算总额16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16000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0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元。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419000元,较上年增加0元,增长0%,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元,较上年增加0元,增长0%,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无增减变化。
(二)公务接待费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153000元,较上年增加0元,增长0%,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260次,共计接待2896人次。
无增减变化。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266000元,较上年增加0元,增长0%。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元,较上年增加0元,增长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66000元,较上年增加0元,增长0%。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2辆。
无增减变化。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无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机关运行经费是指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2.财政拨款收入,是指我单位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3.项目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的预算支出以外,财政预算专项安排的支出,包括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和其他类项目支出。
4.基本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5.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项),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服务等方面的支出。
6.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病虫害控制(项),为病虫害及疫情监测、预报、预防、控制、检疫、防疫所需的仪器、设施、药物、疫苗、种苗,疫畜(禽、鱼、植物)防治、扑杀补偿及劳务补助、菌(毒)种保藏及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检测等方面的支出。
7.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为农业质量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投入品监管、残留监控,农产品质量认证、普查、标准化生产示范等方面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年机关运行经费安排722258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3146元,主要原因为人员减少。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资产总额10194858.47元,其中,流动资产4512764.49元,固定资产5529463.38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139214.62元,其他资产13415.98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224765.59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少246705.42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资产使用收入0元,其中出租资产0平方米,资产出租收入0元。鉴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精准数据,需在完成2023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此处公开为2023年12月资产月报数据。
(四)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情况
本单位无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支出。
监督索引号53252900732600111
附件【110001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0221021248776.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