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决算
  • 索引号
    20240913-140824-177
  • 发布机构
    红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9-1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2019年度部门决算

监督索引号53252900732601000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2019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有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表)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第一、贯彻执行农业农村工作、科技进步及知识产权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或拟订有关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乡镇企业等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科技事业发展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中长期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二、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责任。指导农业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推进农业依法行政。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负责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有关合同管理、流转规范,调处合同纠纷、协同调处权属纠纷等。为与中央部署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好衔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予以五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会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统一登记工作。过渡期后,改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指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的改善。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指导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负责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拟订农业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

第四、负责指导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组织开展乡镇企业统计、信息工作和运行情况分析。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政策,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拟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政策,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承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责任。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安全监测。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机构考核。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

第六、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种畜禽、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依法负责渔船、渔机、网具的监督管理。开展兽医医疗器械和有关肥料的监督管理。指导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

第七、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指导动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对县内动植物的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的管理。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第八、组织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开展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第九、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草原、宜农滩涂、宜农湿地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依法管理耕地质量,发展节水农业。维护行政区域内水域渔业权益。负责渔船检验和渔政监督管理。承担渔业行政执法的职责。

第十、拟订农业生态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指导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承担指导农业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做好外来物种监管。

十一、负责农业贸易促进和农业经济、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实施、管理农业利用外资项目。负责热区农业资源开发工作。

十二、受理、审核并组织实施县级科技项目,管理列入本部门预算的县级科学事业费。受理、审核、推荐国家和省州的科技项目,并受委托对国家和省州科技项目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县级各部门和乡镇科技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支持县内重大科研试验及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负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体事务管理,园区项目审核、审定、组织实施和绩效考核管理,负责园区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

十三、负责全县专利管理工作及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统筹协调知识产权工作。

十四、负责县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受理、审核、推荐省州科学技术奖励事项。组织或参与科技成果的评定。

十五、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和组织实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十六、组织、协调全县科普宣传、科技信息及职责范围内的科技统计工作。协调和组织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承办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工作。负责科技保密管理的有关的工作。

十七、承办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行政审批项目,以红河县人民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为准。

(二)2019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目标、州农业局下达的项目和指标任务、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心工作,多措并举,狠抓粮食、果蔬、畜牧、渔业、生物药业等产业,全面落实农业、畜牧、渔业等各项生产指标任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预计完成农牧渔业产值18.7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37亿元,牧业总产值8.66亿元,渔业总产值7672万元),同比增长6.17%;预计农牧渔业增加值12.68亿元(农业增加值6.64亿元,牧业增加值5.38亿元,渔业增加值6618万元),同比增长6.28%;预计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89元,同比增长9.0%。

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9年我县预计全年播种面积66.09万亩,比上年减少0.60万亩。其中: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41万亩,比上年减少0.19万亩,降幅0.45%,预计产量14.71万吨,比上年增加0.62万吨,增幅4.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49万亩,比上年减少0.72万亩,减幅4.7%;其它作物种植面积9.19万亩,比上年增加0.31万亩,增幅3.5%,其中:蔬菜(含菜用瓜)播种面积9.12万亩,预计产量11.41万吨,比上年减少1.26万吨,降幅10%。

2.畜牧生产健康发展。2019年,我县畜牧生产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市场供应充足。将继续推进生猪、肉牛等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技术,积极培育和扶持规模养殖大户,加强推广青贮、氨化饲料技术,加快畜牧产业发展。今年,由于受非洲猪瘟影响,我县生猪生产情况有所下降。预计全县生猪存栏15.41万头,比上年减少3.49万头,降幅18.47%;出栏17.89万头,比上年减少2.45万头,降幅12.05%;猪肉产品产量2.04万吨,比上年减少0.04万吨,降幅1.71%。牛存栏8.17万头,比上年增加0.25万头,增幅3.17%;出栏3.40万头,比上年增加0.09万头,增幅2.78%;牛肉产品产量3273吨,比上年增加100吨,增幅3.15%。羊存栏5.23万只,比上年增加0.15万只,增幅3.00%;出栏5.63万只,比上年增加0.11万只,增幅2.01%;羊肉产品产量841吨,比上年增加37吨,增幅4.60%。家禽存栏142.48万羽,出栏217.20万羽,比上年增加17.66万羽,增幅8.85%;禽肉产品产量2820吨,比上年增加139吨,增幅5.18%;禽蛋产量3055吨,比上年增加63吨,增幅2.11%。

3.渔业生产持续发展。优化产业布局,调整渔业生产结构,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持续实施水产养殖项目,稳步推进哈尼梯田“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渔业产品转化增值,加快水产品生产发展。全县完成水产养殖0.37万亩、稻田养鱼9.1万亩(含“稻渔共作”)、冬水田养殖5.5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634吨,生产鱼苗2500万尾,生产鱼种297吨。渔业总产值7672万元,比上年增加468万元,增长6.1%,渔业增加值6618万元。

4.经济水果产业稳步发展。根据地理气候,自然资源,围绕“六大产业片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稳步发展果蔬菜产业。红河县以红河谷30万亩热区综合开发项目载体,重点开发芒果、火龙果、柑橘、柠檬、香蕉等热区水果;以迤萨镇勐龙河、大黑公河、勐甸河、坝罕河,三村坝木河、坝兰河,垤玛河等热河谷流域为主。全县累计发展水果面积22.27万亩,比上年增加0.73万亩,增幅3.38%。其中芒果种植11.23万亩,柑橘3.46万亩,火龙果1.27万亩,香蕉3.6万亩,荔枝0.53万亩、梨0.06万亩,桃子0.29万亩,樱桃0.095万亩,桑葚1.58万亩,百香果0.10万亩,三丫果0.05万亩,李子0.02万亩。水果采收面积为12.09万亩,其中芒果4.85万亩,柑橘1.4万亩,火龙果1.27万亩,香蕉3.6万亩,荔枝0.26万亩,梨0.05万亩,桃子0.06万亩,桑葚0.5万亩,百香果0.1万亩,实现水果产值5.50亿元,比上年增加0.37亿元,增幅7%。带动全县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正常开展,并积极组织申报争取“一县一业”项目。

5.茶叶产业攻固发展。茶叶是红河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具有悠久的栽培加工销售历史,多年来一直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市场对普洱茶需求的剧增,茶叶价格随之上升,茶叶产业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动力日益增强,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全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0.18万亩,同比上年增长2%,可采摘面积8.73万亩,同比增长6%,其中2019年新植茶叶0.23万亩。茶叶总产量3300吨,比上年增加200吨,增幅6%;总产值6864万元,比上年增加404万元,增幅6%。现有州级龙头企业深加工厂1个,初制加工厂14个,主要是经初加工后销往玉溪地区、昆明地区和普洱地区。

6.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按照不同海拔气候带布局产业,以点成线、连线成带、连带成片,加快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一批不同乡镇不同药业品种的示范基地,努力做到总体掌控、分区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发展以板蓝根、丹参、三七、黄芩、桑葚为主的生物药业,生物药业培植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累计发展生物药业面积为7.79万亩,同比减少7.5%;产量7502吨,同比减少27.1%;实现产值1.03亿元,同比减少67%。其中:葛根1万亩、同比减少50%,南板蓝根1.5876万亩、同比减少21%,草果1.08万亩、同比减少46%,花椒2.1753万亩、同比增长1.57%,藤茶3530亩,桑葚6174亩,其它生物药业如豆腐渣果、小白芨、石斛、砂仁、八角、黄精、重楼等约为9723亩。

7.农业产业化有序推进。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抓项目、打品牌、拓市场”的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狠抓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力促进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较快发展。目前,现有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户,农业产业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9户(含2户省级龙头企业)。2019年,完成龙头企业销售收入52075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10%,完成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53054万元,同比增长20%。

8.红河谷30万亩热区综合开发稳步推进。红河谷30万亩热区综合开发项目,有序实施植业、养殖业、物流加工业和服务业,配套建设水利、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热区产业道路有4条(坝蒿公路、牛多乐公路、他龙公路、新村公路),共62.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434万元。正在规划的热区产业道路有31条,里程52.95公里。项目的建成对红河县热区产业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快推进了沿线百姓脱贫攻坚步伐。2019年,已累计已种植水果19.538万亩,即芒果9.75万亩、柑橘3.308万亩、火龙果1.2万亩、香蕉3.6万亩、荔枝0.63万亩、梨0.53万亩、桑葚0.15万亩、桃子0.25万亩、其它0.12万亩。可采摘面积11.66万亩(其中芒果4.85万亩、柑橘1万亩、火龙果1.2万亩、香蕉3.6万亩、荔枝0.3万亩、梨0.53万亩、桑葚0.15万亩、其它0.03万亩),总产量14.53万吨(主要统计品种:芒果6.79万吨、香蕉5.4万吨、柑橘0.61万吨、火龙果1.73万吨),总产值5085万元。全县甘蔗种植乡镇10个乡镇,截至目前全县甘蔗面积2.6万亩。2019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灌溉面积1.8万亩。项目建设涉及5个镇(迤萨镇、乐育镇、宝华镇)10个片区(大白能、凉水井、安庆、红旗山、坝兰、小黑公片区),目前,下达计划资金6909.26万元。选址、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目前项目进入招投标环节。

9.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积极推广。2019年稻渔共作计划2万亩,其中:2019年稻渔共作计划20000亩,其中:稻鱼共作1.5万亩、稻鳅共作0.5万亩,截至目前,投放鲤鱼苗种105吨,投放面积1.5万亩,投放泥鳅2000万尾,面积0.5万亩,已完成全年指标。

10.产业易地集中扶贫项目有序推进。在“菜单式”产业扶贫基础之上,针对特殊贫困户,实施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强化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抓、专业合作社主管、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的方式,探索实施通过企业、合作社或贫困户集中发展、农户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产业易地集中扶贫的发展模式。提高扶贫产业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效益化水平和产业覆盖面,带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户均收入达当年脱贫标准。重点实施了热区水果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项目,已入股9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签入股意向的130户;红河县食用菌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项目,计划投入1.5亿元建成年产3000万包黑木耳自动生产线产房。目前,一期工程已正式投产,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计划入股1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入股561户,二期工程已启动实施;生态鸡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项目已完成并投入生产,现已出栏10万羽,当前存栏8万羽,已有1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入股;田蛙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项目重新选址在曼车,投入资金1800万元,水沟、鱼池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工,建设面积为300亩;生猪养殖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项目共建欧式全自动温氏猪舍11幢,目前已养殖温氏生猪5680头,投入资金4900万元。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2019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2019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07人。其中:行政编制14人(含行政工勤编制5人),事业编制84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23人(含行政工勤人员5人),事业人员84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其他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0.0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0人。

实有车辆编制8辆,在编实有车辆18辆。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2019年度收入合计55,450,711.87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5,450,711.87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较上年对比增加40%,主要原因为机构改革,单位合并以及涉农资金整合。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2019年度支出合计60,012,380.14元。其中:基本支出58,776,115.85元,占总支出的97.94%;项目支出1,236,264.29元,占总支出的2.06%;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较上年对比增加86%,主要原因为机构改革,单位合并以及涉农资金整合。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9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58,776,115.85元。较上年对比增加86%,主要原因为机构改革,单位合并以及涉农资金整合。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26.11%;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73.89%。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9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236,264.29元。上年项目支出为2984803.21元,与上年对比减少59%,主要原因根据项目进度完成支出。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0,012,380.14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00%。较上年对比增加86%,主要原因为机构改革,单位合并以及涉农资金整合。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603,462.13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01%。主要用于2013101行政运行176976.13元,2019999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6486元。对比年初预算增加603,462.13万元,增加原因为为机构改革,单位合并。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1,931,768.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22%。主要用于2060101行政运1012798元,主要用于2060402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852042元,主要用于2060702科普活动66928元。对比年初预算增加860410元,

增加原因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增加。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2,071,929.5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45%。主要用于2080501归口管

理的行政5290元,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27551.12元;

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474535.76元;;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564552.64元。对比年初预算增加225200元,增加原因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增加。

9.卫生健康(类)支出836,469.97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39%。主要用于2101101行政单位医疗80.68万元;主要用于2101102事业单位医疗2.96万元。对比年初预算减少4.23万元,减少原因为人员较上年减少。

10.节能环保(类)支出8,083,94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3.47%。主要用于2110399其他污染防治支出48765.88元。2110901  已垦草原退耕还草8035174.12元,对比年初预算增加8,083,940.00元,增加原因已恳草原退耕还草有上年财政拨款结转。

  11.城乡社区(类)支出18,423.5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3%。主要用于2129901其他城乡社区支出18423.5元。对比年初预算增加18423.5元,增加原因其他城乡社区经费有上年财政拨款结转。

  12.农林水(类)支出42,583,669.0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0.96%。主要用于2130101行政运行2628540.15元,2130104事业运行9090597.5元,2130106科技转化与推广2000元,2130108病虫害控制1829648.39元,2130109农产品质量安全10000元,2130110执法监管10273元,2130111统计监测与信息服务20000元,2130119防灾救灾38665元,2130122农业生产资料技术补贴199900元,2130125农产品加工与促销63460元,2130135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5613500元,2130199其他农业支出2014668.98元。对比年初预算增加32160005.02元,增加原因为为机构改革,单位合并,涉农资金整合。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3,882,718.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47%。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414000元,支出决算为383,671.51元,完成预算的92.6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325,308.71元,完成预算的92.67%;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58,362.80元,完成预算的78.58%。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为年底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和接待费存在未及时报账情况。

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8年增加64,631.06元,增长20.2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增长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51,762.26元,增长18.9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12,868.80元,增长28.29%。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单位业务增加,外出办公次数增加以及公务用车老化维修增加。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25,308.71元,占84.79%;公务接待费支出58,362.80元,占15.21%。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25,308.71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325,308.71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8辆。主要用于(相关工作范围)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58,362.8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58,362.8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51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584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工作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2019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43,432,523.14元,与上年对比增加28453179.92元,主要原因为机构改革单位合并。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日常公用经费的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资产总额30,034,552.82元,其中,流动资产22,342,242.81元,固定资产7,678,894.03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无形资产0.00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12,224,829.59元,其中;流动资产减少2,273,207.77元,固定资产减少9,965,037.80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增加0.00元,在建工程增加0.00元,无形资产增加0.00元,其他资产增加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4辆,账面原值59784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小计

房屋构筑物

车辆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栏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1

30034552.82

22342242.81

173786517.81

8851511.01

3316553.82

 

 

 

 

 

 

 

 

 

 

 

填报说明: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9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67,04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67,04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67,040.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表详见附表(附表9-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是指我单位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2.项目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的预算支出以外,财政预算专项安排的支出,包括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和其他类项目支出。

监督索引号53252900732601111



附件【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表20200911104902012.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