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44813-674
-
发布机构红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04-11
-
时效性有效
红河县:“村晚”秀出乡村新貌 群众共享文化盛宴
春回大地暖人间。自“四季村晚”春季热启动以来,红河县以传统节日和地方风俗习惯为主线,以四季主题为统领,以凸现“一村一特色文化”为目标,鼓励引导乡村开展了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村晚”活动,点燃了群众文化激情,实现了“村晚秀出乡村新貌,群众共享文化盛宴”。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洛恩乡春季“村晚”活动内容紧扣当地独特民族文化,在传统舞蹈《地鼓舞+吹牛角号》中拉开序幕。民间文艺队和驻村工作队代表上台演出,群众从台下走到了台上,从观众成为了主角。舞台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引得观众连连叫好,特别是普咪文艺队表演《猴子舞》时,全场观众情不自禁齐共舞。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甲寅镇用“村晚”奏响乡村文化振兴进行曲。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各个文艺队伍用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节目演绎以梯田文化为背景、少数民族风俗为元素编排的特色舞蹈,如《阿迷车》《捉泥鳅》《来后茶笃笃》等;用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文艺形式传播新时代新思想,如《普法强基说唱》《乡村振兴哈酿某》等,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了乡村文化自觉,用热闹与喜庆生动呈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三月樱蕾暗香溢,招蜂引蝶喜登枝。”浪堤镇第二届“千年奕车情,浪漫樱花谷”文化旅游节有如铺开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千树万树樱花迎风盛放。活动现场赏樱花绚烂、品风味美食、享文化盛宴……奕车农耕文化歌舞表演以人民群众为主角,用音乐、舞蹈等物质载体将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信仰观念等呈现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及其特有文化符号,丰富活动内涵,融合乡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新时代宜居宜游宜业和美乡村,促进群众文化活动与旅游深度融合。
截至3月12日,红河县已累计开展春季“村晚”活动5场,参加演出农村文艺队77支、1155人次,观众人数达7000多人次。“村晚”舞台虽小,但能够满足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充足、多元的文化供给,引导农民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意识,实现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繁荣昌盛。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下一步 ,红河县文化和旅游局将进一步健全支持“四季村晚”活动机制,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加入的自我展示平台,由“季季演”向“天天演”延伸,由“专业演”向“人人演”扩展,由“展示点”向“村村办”覆盖,着力把“村晚”活动打造成为红河县新的民族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