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821-003506-234
-
发布机构红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05-21
-
时效性有效
红河县魔芋套种玉米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红河县魔芋套种玉米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落实推进我县魔芋套种玉米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按照《红河县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红县巩固振兴组〔2024〕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坚持“企业带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的原则,大力发展魔芋种植、加工和销售,推进魔芋产业向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全面提升红河县魔芋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产业发展,为原则,因地制宜,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增加投入、创新机制、加强监管为手段,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村集体参与。将村集体和脱贫户的发展意愿、发展条件组团,选择能发展的产业项目,提供相应的扶持资金,实施产业项目精准扶持,形成利益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按照产业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振兴为原则,因地制宜,以产业开发为重点,田间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优化供种结构,改善供种质量标准统一为主要建设内容,提升良种综合生产能力。坚持以“政府引导、企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农户积极参与”统一规划,规模种植的模式。扶持生产发展高原绿色生态魔芋产业。
二、项目实施可行性
魔芋又名鬼芋、鬼头、花莲杆、蛇六谷等,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球茎草本植物,主产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中国为原产地之一,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适应荫性、半荫性气候环境,比较容易栽培,管理简单,收藏也简单,易于加工,是各族群众食药同源的传统蔬菜产业,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农作物间、林下均有零星种植,也是大众最喜爱蔬菜类之一。魔芋抗逆性强,用途广,符合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实施战略。
红河县位于红河州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魔芋生长。历年来,全县魔芋品种为本地“花白魔芋”“花粉魔芋”为主,习惯于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农作物间、林下零星种植,适宜海拔在1200-2000米半山区,累加面积约1000亩,总产量1000吨,仅满足于逢年过节、喜宴席调剂菜品,一直未形成增收致富产业。因此,通过今年玉米套种魔芋套种示范,利用魔芋适宜半阴半阳的特性,开展玉米套种魔芋套种示范,通过高秆(玉米)与矮秆(魔芋)合理搭配,不仅充分利用光、温、水等自然资源,而且充分利用两种作物的空间和不同层次的光能来提高土地产出率,在确保玉米不减产的基础上,增收魔芋,提高土地综合产能。从而使魔芋产业成为可推广、效益好、辐射带动大,实现山区、半山区农民致富的主产业。
三、示范推广地点、面积及模式
(一)地点、面积。计划在甲寅镇、乐育镇、浪堤镇、车古乡种植650亩作为高原绿色生态魔芋产业发展试验示范地,其中红河县自主示范550亩,在甲寅镇示范推广100亩、乐育镇车玛村示范推广50亩作为红河县魔芋套种玉米良种繁育中心基地;浪堤镇魔示范推广250亩、车古乡示范推广150亩作为零星示范点;元阳县原始魔源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在乐育镇车玛村示范推广100亩。
(二)模式。玉米套种魔芋,1.6米起垄种植(种2行玉米套1行魔芋)。
四、项目建设期限及内容
(一)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4个月,即:2024年2月—5月。
(二)项目建设内容
1.示范种植。按照135公斤/亩引进优质种芋74250公斤扶持生产发展高原绿色生态魔芋产业种植面积550亩;
2.地力提升。按照430公斤/亩采购生物有机肥236.5吨,完成地力提升550亩;
3.产业综合防治。按照0.3公斤/亩采购杀菌剂165公斤,完成产业综合防治550亩。
五、资金概算
(一)资金来源。县级财政衔接资金。
(二)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具体投资建设情况如下:
1.采购种芋。按照15.70元/公斤引进优质种芋74250公斤,共需资金116.57万元;
2.采购生物有机肥。按照1200元/吨采购生物有机肥236.5吨,完成提升地力550亩,共需资金28.38万元;
3.采购杀菌剂。按照306元/公斤采购刹菌剂165公斤,共需资金5.05万元。
六、项目实施步骤
1.2024年1月,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实地查勘良种繁育基地地块落实工作,
2.2024年2-5月,实地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土地整治、起垄、物资就位、种植等工作;
3.2024年6-10月,实施良种繁育管理中心及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完成建设内容并跟踪运行观察等;
4.2024年11月,项目验收、总结、审计。
七、运行模式
红河县魔芋套种玉米项目由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组织建设,完工结算验收后产权归项目所在地集体所有。引进市场主体合作,采用“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十农户”方式,在土地流转、租金收益、种芋提供、劳务用工、技能培训等方面与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与承租企业签订租赁合同,保障资产保值增值和脱贫户利益,租金收益主要用于巩固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防返贫、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村集体经济及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等。
八、责任分工
(一)县级抓总。县人民政府对魔芋套种玉米建设项目负总责,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补助种苗费、适当补助农资等方式,统筹抓好政策宣传、工作部署、监督巡查和指导服务等工作,促进魔芋产业的发展。
(二)乡镇落实。涉及项目实施的甲寅镇、乐育镇、浪堤镇、车古乡要协同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做好项目进度安排、任务落地、资源调配等工作。一是在2024年2月29日前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二是做好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三)企业协作。本次项目合作的元阳县原始魔源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尽职尽责、加强配合。一是做好示范基地建设。公司预计在乐浪公路沿线车玛村流转100亩耕地作示范引领,海拔1700米,地租每亩年600元,公司自负盈亏;二是做好技术指导。就红河县自主示范的550亩,派驻一支技术团队指导农户生产技术;三是做好种苗供应。公司统一供应种苗,供种时限在最佳播种前5天,种苗规格为种苗单重50-150克、无病无虫无破损无腐烂、芽眼饱满健壮、脱水度达25%等达到种苗标准相关规定,若违约其中一项均视为不合格种苗,购买方有权拒收。种苗价格每公斤20元(公司5元,政府补助15元),政府补助款待公司收购完商品魔芋后一次性付清;四是做好产品收购。公司随行就市收购商品魔芋,保底价为每吨3800元。
(四)农户配合。种植户必须按魔芋种植技术标准执行,听从技术员指挥,地租、投工投劳、相关农资具费用自行承担,自负盈亏。
九、项目组织及管理
(一)组织保障。为切实抓好2024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红河县高原绿色生态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成立2024年河县魔芋套种玉米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孙 灏 县农科局局长
副组长:张 挺 县农科局副局长
成 员:李文昌 县农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
杨忠文 县农科局种子站负责人
郭进宏 县农科局植保站负责人
杨克沙 县农科局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
郭福强 县农科局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
李 维 县农科局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
钱秀英 甲寅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
罗书者 乐育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
陈国斌 浪堤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
王卫明 车古乡农服中心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资金落实、方案审定、项目督导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李文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若有人员变动由接替人自然接替。其主要职责是:在县产业链办的指导及项目乡镇村的支持下,以群众广泛参与实施管理为目的和手段,编制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实施,组织技术培训,组织物资采购;负责项目进度的跟踪检查整理及票据的汇总、审核、上报,对项目的规划实施进行全方位监测评价。
(二)企业带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项目实施,从优质种芋、优质原料发展到产品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强新功能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同时作为品牌创建的实施主体,对产业发展起到示范拉动作用。培育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小微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优质种芋、商品芋等生产销售,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魔芋系列产品开发。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以县-院-校-所-企-农共建方式,共建“魔芋产业复合发展产业基地”,引进或聘用魔芋专家为管理技术顾问,加强魔芋产业发展的基地、原料、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同时,带动红河梯田附属农产品发展,创新林下魔芋产业复合发展新模式。
(四)项目管理。在组织实施中,从项目启动到整个建设项目完成,采取规范管理,加强廉政建设,全过程接受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同时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五)资金管理。严格项目资金规范管理,建设资金实行统一管理,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认真做好项目的建前公示,建后公告的公示公告制度。对涉农项目建设进行招投标、组织验收、完善项目台帐资料,实行专项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六)运行管理。借鉴魔芋种植县市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建设高标准良种繁育管理中心和标准化的种植示范基地,并结合项目区域农户需要,采取保底价收购产品,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技术部门要加强培训,提供种植技术和服务支持,带动当地农户进行魔芋种植。同时,建立项目检查验收制度,完成项目规定的建设内容,稳定达到预期技术经济指标后,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项目建设期完成后,认真实行建后管护,做好宣传,加强管理,保证项目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自主示范550亩魔芋套种玉米,可以产能1000吨左右,产值380万元,年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次年可以再发展魔芋产业1650亩。鉴于此红河魔芋产业的发展速度为67%,同时魔芋整体开发又能带动劳务运输、能源和乡镇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主要产品为魔芋系列产品)及其他服务业的同步发展。
(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项目覆盖带动规模1650亩,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扩大了商品魔芋种植面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土地资源价值得到提升,形成的种芋→原料→粗加工→精微粉加工→魔芋胶提取及系列产品开发的产业链,对农村经济观念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转移具有较高的战略意义。
1.一方面壮大村集体经济,直接收益用于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通过项目的示范作用,发挥当地气候特点,示范现代化农业种植优势,企业按每年给付租金,解决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能增加脱贫户收入,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2.可为本地种植企业和农户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专业技术服务,助力本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3.“借种还种、滚动发展”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调整了产业结构,直接带动群众种植农户500余户2100余人,其中从事魔芋产业人数近600人,户均收入可增加7600元。
(三)生态效益。魔芋是一种当年生的喜阴药食双用作物,并能与其他农作物间套种植,其营养肥主要取自农家肥,大面积种植实验表明,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质量,因此原料是天然绿色植物,有利生态环境。
附件:栽培技术
附件
栽培技术
魔芋为半阴性植物,在海拔1300-2000米范围,阳光直射时间短、半阴半阳,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排水性能好的湿润的夜潮地,以北坡(阴坡)地种植为最好。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土壤pH值呈中性或微酸性。魔芋宜轮作,前作种植过薯芋类、茄果类作物及耕作层较浅的土地不宜种植魔芋。
(一)品种选择。玉米选用株型紧凑、适宜密植的高产品种,红单22号。魔芋品种楚魔花1号,选择芽眼饱满、芽健壮、无破损伤口和病虫害,单个重50-150克的做种芋。
(二)整地和施底肥。适时深翻晒垡,播种前整细耙平,拣去石块、杂草根及其他残物。按种植模式拉线开沟或打搪,玉米亩施三元复合肥40公斤做底肥;魔芋亩用有机肥800公斤、高钾型复合肥40公斤、辛硫磷1公斤,充分拌匀后施在种植沟内或塘内,先放种后放肥。
(三)播种
1.种植模式。1.6米起垄种植,沟宽0.4米,垄宽1.2米,垄的两面各种1行玉米,中间套种即1行魔芋,株距0.4米,亩种1000塘;玉米株距40厘米,亩种2000塘,双株留苗、4000株/亩。
2.种芋灭菌。待播种芋先用20%溴硝醇1000倍液喷施或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20-30分钟后取出晾晒1-2天即播。
3.播种时间。魔芋适宜3月-4月初播种;玉米4月中旬-5月初播种。
4.魔芋播种和覆盖。按预定的株行距播种,播种时种芋45度角倾斜放种、播后覆土10-15cm,由于魔芋出苗较缓慢(1个月左右才出苗),需覆盖一层松毛或秸秆,厚度以不见土表为宜,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有利于魔芋出苗整齐。
(四)中耕管理
1.水分。魔芋出苗前期不宜浇水,雨季要注意开沟排水;出苗至展叶封行期,可根据实际适当补水(喷施为主)。
2.除草。在魔芋播后未出苗前下雨3天后,使用芽前除草剂90%乙草胺1000倍液喷施在土表防除杂草。杂草出苗后用10%精喹禾灵500倍液+黄金助剂(1袋/16型喷雾器)喷施防除杂草。少量杂草人工拔出。
3.追肥。魔芋的根群平行分布于土壤上层,应尽量减少农事操作,一般第一次追在5月中旬亩追尿素10公斤,促进地上部生长,第二次在6月下旬亩追硫酸钾15公斤,促进块生长膨大;在玉米4-5叶期结合中耕培土亩追施尿素10公斤;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0公斤。
4.病虫防控
(1)魔芋软腐病防控。在90%魔芋出苗展叶后,用精甲霜灵1500倍液+72%的农用链霉素500倍液喷施防控;5月中旬用25%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30%琥珀肥酸铜600倍液喷施防控;6月下旬用25%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20%溴硝醇1000倍液喷施防控;7月下旬用25%苯醚甲环唑1500倍+30%琥珀肥酸铜600倍液喷施防控。喷药时使药液均匀喷在魔芋叶正反面、叶柄上。发现软腐病中心病株立即拔除销毀,并在病穴撒上生石灰200-300克。
(2)玉米注意草地贪夜蛾的防控。
(五)采收。魔芋植株成熟倒伏后采收为宜;玉米苞叶转黄时及时采收,以免籽粒霉变出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