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河口县“党建+边民互市”模式绘就兴边富民新画卷

来源:红河州民宗委 发布日期:2024-04-23 浏览次数: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河口作为一座与越南接壤的边境城市,长期以来,边民互市贸易是中越边民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对兴边、富民、睦邻有着重要作用。

近日,河口公路口岸红河货运通道,一辆满载榴莲的货车顺利通关,这是河口县河口镇曼章社区互助组通过“基层党组织+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互助组+边民+国有平台公司+市场主体”的新型合作模式完成的进口业务。

河口镇曼章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李玉龙是此单业务的互助委托人,他全程负责跟踪办理各类通关手续,他所负责的曼章社区互助组已加入121个边民。

“我们通过成立互助组,帮助边民每日集中申报,指导边民上架至二级市场,企业通过二级市场收购社区互助组上架商品,每车可节约成本600余元,社区互助组边民也可从中获利60元至70元不等”

据李玉龙介绍,本次从越南进口的榴莲共16.1吨,货值51.39万元,有65个边民参与,共为边民增收4550元。通过这种“基层党组织+ 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互助组+边民+国有平台公司+ 市场主体”的新型合作模式,既增加了边民收入,又降低了企业成本,真正实现了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变为服务企业、助民增收、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河口镇创新探索“基层党组织+ 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互助组+边民+国有平台公司+ 市场主体”的新型合作模式,由社区贸易服务公司指导边民到境外原产地市场寻找货源,与国内收购企业签订买卖合同,与境外企业签订贸易合同,边民委托互市代理人代为开展拼车、理货、集中申报等日常事务。完成一级市场结算后,通过“边互通”APP上架到二级市场进行销售。由此形成了稳健的多方合作关系,也有效解决了边民购买能力弱、贸易信息闭塞、采购渠道单一的问题,也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提供了新路径。

目前,这种以基层党组织为统领、村(社区)为单位、边民为主体的“党建+边民互市”模式已在河口县抵边村(社区)铺展开来,覆盖4个乡镇27个村(社区),已成立10个边民互市贸易综合服务中心,边民累计备案13305人。据了解,2023年,河口县累计组织边民采购越南火龙果、菠萝蜜等260车6041.95吨约5000万元,参与边民5635人次,共为边民增收31.1万元,实现“真边民、真参与、真受益”。在边民互市交易中,互市商品之所以能够便捷快速通关,还得益于河口县创新的“互联网+边民互市”改革。该模式通过上线“边互通”手机APP,边民通过APP可线上开展一级市场采购、二级市场销售、海关申报、税务申缴、线上结算等交易流程,为边民节约时间和成本,并为数据提供存证和溯源双重保障。

如今,“党建+边民互市”模式让河口口岸对外贸易的活力更加强劲。据统计,2023年,河口口岸边民互市完成贸易量35.09万吨,实现贸易额18.17亿元,完成交易人数22.4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