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个旧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促进跨越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发展基础。
一是产业转型提升发展成色。个旧市有色金属矿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成功纳入国家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个旧市获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有色金属材料),八抱树化工片区获第二批全省化工园区确认公示。锡业集团入选云南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22云南企业100强。乘风、鑫联环保上榜2022云南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50强、民营企业80强。振兴、惠铜新材料等4户企业登上2022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榜单。红河砷业、云锡化工、个旧圣比和新晋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市荣获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成长”企业达19家,数量居全州第一。
二是生态治理擦亮发展底色。抓实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深入推进云南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完成64个涉重金属废渣堆存点环境风险评估及治理成效复核,建立48座尾矿库分级监管清单,阳山片区综合治理废弃采选区案例入选云南省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森林抚育达1万亩,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受保护率达96.7%、95.8%。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5个、州级美丽乡村14个,锡城街道、哨冲小组分别上榜云南省“绿美乡镇”“绿美村庄”。
三是民生保障厚植为民本色。统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市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6138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增长1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7%,GDP同比增长3.1%。累计发放各类保障金1.2亿元,城镇、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400元、5343元。构建“三级”控辍保学责任体系,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动态“清零”目标,“两免一补”实现“全覆盖”,使用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抓实各族群众大病救治和慢性病管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100%。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