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金平县凝聚合力筑牢根基 携手共绘同心圆

来源:红河州民宗委 发布日期:2023-11-02 浏览次数:

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金平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州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充分发挥组织建设、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强化服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局,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机关力量。

抓组织建设,推动民族政策落地生根

金平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主线和衡量标准,贯穿到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作为“进机关”创建牵头单位,将金平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落实,迅速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直机关工委书记任组长,机关工委两位副书记任副组长、县直机关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工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创建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制度落实。2018年以来,先后制定了《县直机关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金平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创建范围、时限要求、方法步骤,细化创建任务措施。组织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工作动员部署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三是加强督促指导。结合党建工作季度一督查、年度一考核的工作实际,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工作纳入党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2018年以来,先后9次到成员单位、县直机关督促指导贯彻落实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将县直机关63个单位纳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创建范围,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进机关”创建工作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机关1个,州级示范机关28个,县级第一批示范机关45个,县级第一批示范机关54个。

抓党建引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根基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创建意识。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首先在干部职工思想深处树牢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教育和引导职工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推动者。始终坚持把抓好对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作为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措并举,悉心组织,与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依托云岭先锋、学习强国和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等“线上”载体,把创建工作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相结合,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学习宣传教育和知识测试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相关知识纳入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2018年以来,共组织培训9期,累计培训2320余人次;组织63家2771名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宗教工作政策知识测试。二是把创建工作与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相结合。以开展创建“金平模范机关”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力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费日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把创建工作纳入支部“三会一课”等重要内容。三是丰富宣传载体,营造机关创建浓厚氛围。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简报、展板、宣传海报等媒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活动,以上街头、进商场、入企业等方式深入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围绕民族节庆、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等开展各类文艺演出,结合“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巡回宣传民族政策,充分运用行政中心LED定时滚动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各单位在办公楼显眼位置制作固定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展板、宣传标语,在楼梯、转角等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的参与意识,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抓示范带动,激发机关团结进步生机活力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州县两级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采取典型示范引领、全面覆盖要求,先后打造了财政局、税务局、疾控中心、检察院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示范点。税务局创新宣传渠道,积极选派精通民族语言的税务干部,组建“双语税收宣传小分队”,为少数民族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税收优惠政策,让各项惠民“大礼包”助力各民族同胞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检察院着力打造党建文化、检察文化、道德文化、法治文化、民族文化相交相融的文化长廊,浓厚的文化氛围引人入胜,每一面墙壁都在讲述着检察院“团结进步、稳定发展、勇争一流”的动人故事,比学赶超的风气蔚然成风。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各创建机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程深度融入各领域工作中,做到“双促进、双推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落实“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要求,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就业行动,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46场,以致贫原因为“缺技术”的贫困劳动力为培训重点,采取订单、定岗、定制等培训方式,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3833人次。县教体局扎实抓好各民族地区教育惠民政策全落实,全面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和雨露计划,2019以来补助营养改善补助资金22822.757万元、累计享受学生50.3792万人次;2019—2022年累计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2280万元,受益学生7300人次。在“直过民族”所在地区开展普及普通话培训工作,6个乡镇12个村委会699962人参加培训。坚持不懈为民做好事、办实事,不断解决群众最急、最需、最缺、最盼的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为民出实招、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的最大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长效机制,不断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促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抓服务大局,促进民族团结事业繁荣发展

一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县机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在严密做好边境一线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等疫情防控队,开展疫情排查、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共组建疫情防控宣传队26个,制作播放疫情防控音视频165条(个),制作发放宣传横幅海报1.6万余条(张),转发宣传信息10万余人次。组织机关党员自愿捐款捐物,退休党员、困难党员、高龄党员、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少至几十上百元,多达上千元,共有党员2856名,捐款32.65万元,为支援湖北坚决打赢阻击战奉献力量。二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加强各民族聚集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兴边富民”工程,继续加强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科技医疗、干部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各族群众持续增收,打牢稳边固防的民族团结基础。三是通过加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的创建,推动民族团结工作与行业工作融合创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不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发的重大社会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爱民固边”“警地共建”等工作机制,构筑“网格管理”“十户联防”防线,全面加强边境地区综合整治,缉枪治爆、打击走私、禁毒防艾、防范和处理邪教、人民防线建设等工作取得成效。全面推进“平安金平”“法治金平”和缔结友好村寨活动,扩大宣传中华文化思想,促进中越双方边民交流,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