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2-00126
-
发布机构县农科局
-
文号红县农函〔2021〕35号
-
发布日期2024-09-13
-
时效性有效
红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对政协红河县十三届六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A类
红河县工商联:
你们在政协十三届第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发展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第45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红河县茶叶种植面广、产量多,可招商引资或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品牌,促进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建议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县、乡成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指导村级集体经济有序开展。
1.村级集体经济状况。我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南部,地处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前沿,是一个集“老、少、边、穷、山、侨、快”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我县总人口34. 8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8794万人。全县国土面积2057平方公里,5镇8乡,91个村委会(社区)、1091个村民小组,国土“二调”耕地面积63.611915亩,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18.1万亩,承包农户57681户,97%是哈尼、彝、傣、瑶等少数民族。二是据统计, 目前全县13个乡镇91个村委会,当年无经营收益0个,当年有经营收益的村91个、 占100%,5万元以下的村56个、占61.5%,5-10万元的村25个占27%,10 -50万元的村9个,占10%;当年有经营性收入的村91个,占100%,其中: 经营性收入在1-3万元的村47个,经营性收入在5 - 10万元的村22个,经营性收入在10 -50万元的村22个,经营性收入在50-100万元以上的村0个。
2.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思路是建强基层组织,凝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一是乡镇党委应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发挥龙头作用,健全领导机制,帮助村级组织理清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配好配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注重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原则,真正选出有本事、会干事,懂经营、会管理的村干部,注重把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人等市场眼光强的人选入“两委”班子。通过不断培育,增强其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真正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好干部。二是在组建全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抓好茶叶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属有关部门专设茶叶(或棕茶)产业站(股),抽调专业人员组成有力的工作班子,对全县茶叶产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市场,制定培育壮大茶叶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组织协调全县茶叶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关系,组织技术推广和名优茶产品的开发,研究和制定新产品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标准,引导茶叶企业申报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产品认证。进一步加强领导,真正把茶叶产业作为开发式扶持而具有高附加值的大宗特色产业来抓。三是大力发展名优茶,政府招商引进项目,以名茶效应带动红河县大宗茶的产销。全州名优茶发展思路是“以曲条形名茶为主,兼顾发展其他类型的名优茶”。因此,鼓励红河县茶叶加工企业到外地去学习,借鉴元阳、屏边、金平、绿春、普耳等地区的名优茶开发经验,增添名优茶加工设备,注重产品包装、上档次,加强产品的宣传。
二、盘活闲置资产资源
充分利用旧校舍、村委会办公楼、公房等公共设施,鼓励采取公开招标、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并建立健全资产有偿使用制度。
一是汇聚更强的资源要素保障。打通公用房、老校舍、农村闲置土地等村级存量资产盘活通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按规入场交易,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益;鼓励村级组织开展违法建筑、不雅建筑、低小散企业等整治,通过取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等途径增加村级收入,土地整治取得的回购资金分配向村级倾斜;鼓励村级组织和银企开展村银合作,简化村级组织贷款手续,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创新更多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鼓励有村级留用地(或指标)的置换成资产,加快实现能力;鼓励有资金的购买优质资产,稳妥高效地提高收益率;支持有山水资源的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增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部分专项资金给予支持。三是鼓励多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村级留用地(或指标)的要置换成资产,加快实现能力;有资金的要购买优质资产,稳妥高效地提高收益率。四是进一步盘活村级存量资产。积极鼓励村集体对符合条件的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厂房、仓库等各类集体资产进行资源整合,开展登记确权,在符合产业导向及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环境生态功能区划、公共安全等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充分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房屋等集体经营性资产,提高使用效益。五是加大融资扶持力度。对于村级组织经营性项目开发等确需融资的,要在不超越村级债务规模警戒线的前提下,鼓励村级组织和相关银行开展村银合作,通过村级组织在银行开设基本账户等互利模式,简化村级组织贷款手续,降低融资成本。六是实施财政贡献激励。对村集体物业应缴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凡符合减免条件的,按规定程序上报减免;对村集体物业出租收入所形成的地方财政贡献给予最大力度的补助。七是切实减轻村级集体负担。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相关审批费用,属县级及以下收取的行政性规费予以免收。水务、电力、电视、通讯、消防、环保、建设等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性收费行业要最大限度地减轻村级负担。
三、积极鼓励和支持举办各类经济实体
如村集体拥有的林地、山地、耕地等公共资源、通过自营或联营、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盘活,实现收益最大化。
一是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广泛动员村(社区)委会、村民小组对村级集体所有资产空闲资源进行集中清理登记。通过更新改造和规范使用行为,引导村民小组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以租赁经营、股份合作、有偿服务、农业合作为主的4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输血”质量。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全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为契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2021年积极争取省州、县级财政奖补资金,通过有效整合村集体、村民入股等资金,加强部门帮扶,县级相关部门结合职能职责,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所挂钩集体经济项目进行指导、扶持其盘活集体资产、兴办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加大政策扶持,统筹整合资产、资源、资金,引导支农、扶贫、产业等各类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适度倾斜。通过落实完善财税减免优惠、土地优先安排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形成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类资源的叠加效应,增强“输血”功能,持续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保障。
二是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带动”效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建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引领作用。注重总结提炼经验,通过选树不同基础、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共同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全面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乡村振兴战略。
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附件【45关于以发展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工商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