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000014348/2022-00125
  • 发布机构
    县教体局
  • 文号
    红县教体函〔2021〕106号
  • 发布日期
    2024-09-1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县教体局对政协红河县十三届六次会议第62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A

尊敬张雪梅、马秀英、高仲希和陈剑乐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县十三届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成立红河县家长学校的建议》的第62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始终坚持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工作宗旨,积极探索中小学家长学校教育工作,大胆创新,努力实践,走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辅助,以家庭教育相携手的新型教育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至目前,全县共创办家长学校8所,留守儿童之家4所、留守儿童亲情倾诉室5个、乡村学校少年宫21所(覆盖全县13各乡镇),形成了县、镇、校三级教育网络,使中小学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家长的教育水平也随着不断提升,但在家庭教育的能力和重视程度等方面仍然像委员提出一样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放任自流、野生野长,部分家长因工作忙或家庭矛盾等原因顾不上家庭教育。二是部分家长急功近利,过份夸大学业成绩,忽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三是听话教育,培养出来的小孩没有个性,缺乏创造性。四是缺乏科学指导,相当一部分家长,虽有科学教育的愿望,但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知从何做起。这些问题切中了当前我县家庭教育的短板和问题,针对你们的建议:提供制度保障、提供资金保障、办好家长学校和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从以下方面做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开展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建立组织,形成网络。近年来,始终坚持以开展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教育方式,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并将家长学校工作纳入中心工作,逐步建立了县、乡(镇)和村(社区)三级家庭教育网络体系。坚持每年组织学校、社区(村委会)召开1-2次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讨论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从而使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思想上有认识、组织上有安排、行动上有载体。

二是调查研究,形成体系。为了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对全县整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长短结合、统分结合的原则,使家长学校建设工作逐步纳入全县整体工作布局,克服了盲目性、随意性和零打碎敲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成效。工作中,我们将工作定位在督导上,既督促城乡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建设,又指导家长学校注意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既督促中小学校抓好家庭教育,又指导中小学校将家长学校工作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同步推进,从而推动了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的向前开展。

三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加强组织领导是实现家长学校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的根本保证,为加强对全县各级家长学校工作的管理,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局与学校、社区及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有分工有合作,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前我县的家长学校机构健全,配备师资、工作活跃,各项工作已纳入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促进了全县家长学校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好家委会、抓家长学校建设,规范家长学校管理。从家长学校创办至今,我们一直在探讨规范化管理的形式与模式。根据我县家长学校的创办情况,为了切实发挥好家长学校的作用,我们指导各学校实施了三项措施:一是下发家庭教育工作活动方案,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制定措施。二是强化对家长学校的管理责任。要求各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为家长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学生处主任、班主任具体负责家长学校的日常管理。三是扩大协调单位范围。家长学校建立后,根据不同时期的授课内容,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到各中小学家长校向广大家长宣传科学的家教知识、法律知识。

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教育和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和引导家长加强自我约束力,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拓宽家庭教育空间,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促进三教有效结合;转变唯学校教育为重的观念,明确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转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为独立的观念,保证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转变传统的办学理念,明确要为家长办学,为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新理念及科学的方式、方法,努力办好家长学校;转变传统的家访观念,实行六必访(学困生必访、特困生必访、特长生必访、单亲生必访、留守学生必访、问题生必访),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等。

四、针对特殊群体,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子女的关爱活动。

我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着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感情缺失、安全失保等问题,为此,首先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关注留守学生,关注单亲家庭子女为主题的双关爱活动。为众多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送去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帮助他们走出情感误区,改变自我封闭的个性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勇敢地面对人生,克服困难,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其次,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扶贫助学工程,尽可能帮助贫困学生、留守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作出积极的努力。同时,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学生、问题学生也采取积极措施给予重视和帮助。通过结对助学、爱心助学等多种方式,扶贫助学,把更多的爱和温暖送到这些特殊群体孩子身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四、建家校共育工作团队,切实加强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家长学校教师队伍是开展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县家长学校工作主要通过中小学开办的家长学校来进行,但家长参与率和受教育率还很低,众多家长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成才,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更感到迷茫和困惑。这就要求我们尽快组建有素质、有经验的家庭教育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更新家庭教育内容。要因需施教。强化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积极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的不同特点和家长需求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搭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平台,主动适应新形势需要,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点抓好子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个性的教育、热爱生命教育、感恩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环保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后的工作中,坚持科学、务实、创新的原则,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以家长学校为阵地,以专(兼)职家庭教育工作者为骨干,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以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能力为重点,全面推动我县家庭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感谢您对我县教育工作的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附件【62关于成立红河县家长学校的建议(张雪梅、马秀英、高仲希、陈剑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