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hhxzfbgs/2024-00175
-
发布机构红河县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12-09
-
时效性有效
红河县教育体育局对县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72号提案的答复
李强等委员:
你们在红河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水平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师资优化整合的建议》第72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处理,办理结果为A类,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统筹安排各类专业培训项目
红河县教育体育局积极响应国家及云南省州关于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致力于健全中小学校长教师四级培训体系,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
(一)国家级培训: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校长教师国培计划项目50期,共计163名校长教师培训;全国中小学书记、校长培训51人。
(二)省级培训:云南省“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计划”项目各学科培训5次,共10人;少数民族普通话培训576人;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初中)2024年春季开学教师培训22人。
(三)州级培训:2024年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17人。
(四)县级培训:县教体局组织幼儿教师能力提升培训132人;小学期制培训团队培训26人;初中校长、初中班主任培训107人,集团化学校师资培训320多人。
通过四级培训体系的实施,红河县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直接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二、打造教师成长阶梯,实施帮带培养。
(一)开展教育教学“手拉手”结对帮扶。如:县幼儿园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开展送教下乡;县城学校为教育教学“手拉手”结对帮扶校,帮扶模式为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到乡镇学校镇开展送教下乡、乡镇教师到县城学校观摩课堂教学等交流活动。
(二)开展“微”系列活动。积极开展面向骨干教师的“微课题”、“微课”、“微报告”、“微视频”等“微”系列活动,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智慧,彰显骨干教师教学特色。
(三)开展教学研课、磨课活动。组织开展骨干教师参与的教学研课、磨课活动,通过专家观摩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途径,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县教师专业发展。
(四)开展一年一度的骨干教师推荐评选工作。
实施《红河县中小学县级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方案》,大力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2014年开始至2023年止,红河县共推荐评选骨干教师236人(省级1人、州级21人、县级214人),学科带头人50人(州级2人、县级48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合计286人。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师成长梯队建设,致力于培养省级、州级、县级优秀教师。2024年将推荐评选县级学科带头人40名(其中乡镇36名),县级骨干教师150名(其中乡镇142名)。州级骨干教师6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一)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要求各学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坚持听课制度,坚持业务学习,积极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期中期末检查制度,加强过程管理,以保证教育教学扎实高效。
(二)联合教研共进步
结合我县学校实际,组织联合教研,使“精英式教研”和“集体参与式教研”这两种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得到相应发展,逐渐缩小城乡教师之间的专业发展差距,缩小城乡中小学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教学质量的均衡化发展,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实践反思,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教学研究制度。
(三)组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备考研讨会
为提高我县初中毕业班教学复习进度、效度和力度,组织主要由“分学科专题主讲”“分组研讨”“大会交流”研讨会。学科复习进度、存在问题、备考策略、常规管理等进行了充分研讨。
(四)课题研究持续发展
经过红河县教研室组织本土专家严格评审决定对2021年申报的“首届”24个课题给予结项,结题率63.2%。其中有2个课题升级为州级课题,2024年红河县有四个课题取得红河州“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资格,州级课题也有很大的突破和提升。
(五)送教下乡。组织外聘专家名师和县内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每学期选择2-3个乡镇分别组织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以校本专题讲座、示范课展示、上课评课等为主要培训内容开展活动,促进教师研究教学,认真落实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师教学基本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加大对边远山区教师资源的倾斜。
(一)培训向农村边远山区倾斜。2024年县财政拨款的100万和兵工集团资助的25万,都用于教师培训,资金主要用于培训期间食宿、往返交通、培训材料、专家讲座劳务费等费用。培训包括新入职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各中小各学段各学科培训,安全副校长培训、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能力提升等全方位全覆盖。每次培训重点向农村地区学校倾斜,边远地区教师参训率达80%。
(二)师资向农村边远山区倾斜。2024年将招聘100名特岗教师和13名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将90%的教师分配到乡村学校。重点保障农村地区教师紧缺问题。
(三)组织集团化办学。2023年开始尝试红河集团化办学,红河县第一小学与乐育镇中心完小、宝华镇中心完小组成集团化办学试点,一年来,3所学校多次召开座谈会、积极探讨有利于学校发展策略,通过集团化办学,达到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边远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目标。今后将推广到全县各乡镇学校,开展学区办学。
五、完善政策支持,加大我县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保障。
(一)完善职称评定制度。职称评定向乡村学校倾斜,中小学教师在评定高级教师时,乡镇学校的教师不受名额限制,只要年限到,满足评定条件的都可以申报晋升,但城区评选有名额限制。
(二)落实乡村教师补贴政策。根据地区差异,每月乡镇学校教师有800元、700元、600元、500元不同等次的补贴,做到按时足额发放。
(三)建全完善县、乡、校三级表彰机制,选贤任能,激励先进。
近三年表彰全国第九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教师3人、省级从教20年以上优秀乡村教师12人、州级从教15年以上优秀乡村教师27人;选树表彰州级骨干教师12人、红烟园丁奖教师3人、红河州最美女职工1人;评选表彰县级优秀教师60人、红河县先进工作者2人、县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0个,进一步加强我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教师职业荣誉感和教师待遇水平,鼓励教师扎根乡村、终身从教,形成“学习有典型、榜样在身边”的生动局面,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感谢你们对我县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县教育体育局
2024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