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哈尼梯田“稻渔共作”技术示范基地挂牌仪式在红河县举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渔业和水产养殖政策及资源司副司长贾建三,高级水产官员哈瓦德·马赛厄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县人民政府县长和涛等出席了挂牌仪式。
仪式上,县长和涛介绍了自2015年以来,红河县政府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云南中海渔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稻渔共作”水产良种繁育基地的历程,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养殖户”的多方合作模式下,红河县正在探索适合哈尼梯田“稻渔共作”的多种综合开发模式,希望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依托红河哈尼梯田“稻渔共作”技术示范基地这一新平台,进一步加强哈尼梯田的保护与开发,为保护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带领红河人民实现精准脱贫做出更大努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表示,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实用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和开发,促进渔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养殖及内陆渔业研究培训参考中心,在红河县挂牌成立哈尼梯田“稻渔共作”技术示范基地,将更好地服务于哈尼梯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研究和推广,立足于红河,继续拓展“稻渔共作”机理研究、苗种繁育、新品种培育、产业链研究、互联网+应用及人才培养等工作,总结成果和经验,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推进“稻渔共作”模式的创新升级与示范应用,服务于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亚太区域蓝色经济发展。
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高级官员哈瓦德·马赛厄斯对哈尼梯田“稻渔共作”技术示范基地挂牌表示祝贺,他表示,以“稻鳅共作”为主推模式的哈尼梯田“稻渔共作”是一种创新的综合种养模式,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消除饥饿、营养供给、粮食安全、消除贫困、保护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继续支持并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为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创新渔农综合种养提供有益借鉴。
挂牌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领导、专家及外宾先后参观考察红河县迤萨镇勐龙村“稻渔共作”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宝华镇碧居梯田和撒马坝梯田“稻渔共作”示范点,详细了解红河哈尼梯田“稻渔共作”产业扶贫情况。
参加“FAO亚太区域蓝色增长创新农业—水产综合种养培训研讨班”的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的25位官员和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