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全面联动 严阵以待 筑牢汛期“安全大堤”
从今年5月起,红河县各级各部门不断完善防汛抗旱应急机制、开展实战演练、加强灾害隐患排查,筑起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大堤”。

气象部门预测,红河县今年汛期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涝重于旱,日照偏少,暴雨天气过多,1—6月平均降雨达550.8毫米,为近5年来同期降雨最多。

据红河县气象局副局长李娴洁介绍:“今年入汛以来,红河县出现两次暴雨极端天气,一次是5月30日受地面辐合影响,大暴雨出现在乐育窝伙垤,降雨量达119.6毫米;另一次是6月14日受辐合灵变影响,大暴雨出现在垤玛乡曼培和腊哈,降雨量分别达到122.7毫米、109.5毫米。气象台共发布近五年来仅有的两次暴雨红色预警。”

面对当前天气形势的复杂性,红河县气象局高度重视,提前进入汛期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状态。各岗位人员严格遵守汛期气象服务保障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关键的预报预警岗位保持24小时人员值守,有突发事件或者特定气象保障服务及时响应,快速处置,及时跟进,并对信息发布机制是否完善、对外服务渠道是否畅通、公众服务的产品是否实时更新、服务流程和管理制度是否到位等进行了查漏补缺。

入汛以来,红河县气象局共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2期,其它预警信号80期,通过手机短信为150000人发送了预警信息。

在红河县水务局,全县33个防汛监测服务终端也在时时监测各点汛情情况。据介绍,县水务局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随时待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将快速采取果断措施处置。

“每年5月1日到10月31日,我们都严格执行县、乡、村三级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并运用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红河县水务局副局长普文康表示,在做好值班值守的同时,县水务局加强与应急、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出现险情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乡镇、村庄及时转移,全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入汛以来,县水务局在储备编织袋、发动机、抽水机、救灾帐篷等防汛抢险物资的同时,联合县属各职能部门、乡(镇)、村委会开展县域水库防汛防洪应急演练和群众紧急转移避险演练。截止到6月5日,全县13个乡镇830个自然村陆续开展了紧急转移避险演练,参加的干部群众累计达2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