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镇动态

红河县阿扎河乡:水苔产业盘活梯田经济 激活乡村"一池春水"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2-18 浏览次数:

在红河县阿扎河乡过者村的千亩梯田里,一片片青翠的水苔正悄然铺就乡村振兴的绿色致富路。

当地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依托“稻苔轮作”模式,打造出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水苔产业示范基地,不仅让传统农田焕发新生机,更以科技赋能农业转型,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的新路径。

走进阿扎河乡过者村水苔种植示范基地,层层叠叠的梯田里,一簇簇嫩绿的水苔在清澈的流水中舒展,数十名村民正弯腰采收。田埂上蜿蜒的银色单轨运输轨道格外醒目,这条全长5公里的“科技动脉”在不破坏梯田生态的前提下,将现代化设施融入传统农耕场景,大幅提升了水苔采收和运输效率。不远处的现代化水苔分拣晾晒厂房内,工人将水苔分拣、晾晒、打包……这个曾以传统稻作为主的哈尼族村落,正因一片“绿金”水苔焕发新生机。

在占地500亩的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深度联结。基地负责人李蒙凡算起“共富账”:“我们以每亩700元流转土地,日均用工30余人,男工日薪100元、女工80元。云南独特气候让水苔生长周期缩短至1年,公司以15元/斤保底收购,产品作为种植栽培基质上等材料畅销全国。”

正在采收水苔的村民许然松笑着说:“我们老年人不用出远门,家门口就能挣工资,顾家、务农、赚钱三不误,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近年来,阿扎河乡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关键抓手,充分整合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党组织领办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构建起“棕、菇、苔、茶、芋、果”的特色产业体系。其中,水苔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通过“稻苔轮作”实现“一田多收”,相较传统水稻种植亩产值增长15倍。

“科技赋能让产业提质增效,单轨运输系统不仅降低60%的人工成本,还让鲜苔运输效率提升3倍。今年全乡水苔亩产值达2.56万元,总产值突破1200万元,群众信心倍增。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全乡适宜种植的地区,继续推广种植,让更多群众搭上致富快车。”阿扎河乡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主任李江超介绍说。

如今,水苔产业已列入全县推广方案,将在8个乡镇复制“稻苔轮作”模式,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梯田保护与农民增收互促共进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