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牢牢抓住美丽家园建设、全域旅游开发等契机,深入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探索农文旅融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模式,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镇、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荣誉。

民族文化赋能文旅融合。该村深入挖掘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引进10余家中小型商家入驻,创建刺绣微型企业1个,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发展传统民族服饰、民族乐器制作等30余户。随着书画院、天际流书院等文艺家工作室的建设,吸引了更多文人名家走进该村开展采风、文化交流、文艺创作,将蚂蚁村打造成为文艺人才集聚、文艺创作活跃的艺术家村。
农旅融合发展体验式旅游。该村积极探索“旅游+”“文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整合摔跤、斗牛、阿细跳月等传统民族体育资源优势,以景区景点为主线,汇聚旅游文化脉络,串联可邑小镇、法依哨艺术家村、民族文化体育公园等精品景点,着力打造集田园生活、美食体验、采风写生、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休闲业态,成功打造具有标杆性、典范性的云南省文化旅游名村和精品旅游小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民族手工艺业带动共同致富。依托弥勒市山咔咔物业管理公司,形成“党总支+村级劳务合作组织+脱贫劳动力”就业模式,带动100余名灵活就业人员实现稳定就业,临时用工1500余人次。组织开展草编、竹编、刺绣等旅游产品制作,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带动全镇转移就业脱贫劳动力494人,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提档加速。同时,该村依托当地土蜂蜜、核桃、阿细刺绣等农特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包装策划一批文创产品和农特产品,致力于打造“阿细”特色品牌。引进10余家中小型商家入驻,带动在外人员回乡开办乡村客栈、农家乐、特色餐馆、手工作坊、旅游特产销售店等61家,户均年增收5万余元,走出了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共融共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