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个旧市哨冲村“民族团结+”模式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来源:红河州民宗委 发布日期:2023-11-01 浏览次数:

个旧市哨冲因清光绪年间曾在此山冲设哨卡得名,属于城郊融合类型村落,国土面积3.29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现有农户97户363人,80%的居民为彝族,属于倮罗支系。近年来,哨冲村立足村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打造“文化兴村•梨源哨冲”品牌为抓手,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哨冲

一是立足区域资源禀赋、风俗民情等实际,多点发力,在资源盘活、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二是探索建立“建强组织+规划引领+乡村振兴+项目落地”模式,围绕“生态、产业、城乡”三位一体总体布局,高标准谋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建成通村公路、停车场、污水处理设施、哨冲会客厅、乡野集市、博泰文创小院等10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00万元,为全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202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3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17元。三是在“建”上探索“一厕一景”,充分结合哨冲的本土风貌、人文资源、历史传统、特色产业,将民族风貌融入村庄并点缀提升村庄环境。在“管”上探索热闹地段“以商养厕”模式,即在村卫生公厕旁布局购物便利店,通过村民开会投标,租户在负责经营便利店和门前卫生“三包”的同时,还要负责临近卫生公厕的保洁工作。

民族团结+乡村文化,建设和谐共融哨冲

一是打造哨冲文化墙,以乡愁为纽带,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红河学院紫陶学院院长孔明、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石岩、星光大道获奖歌手蒋良顺等文化志愿者留在哨冲。这些文化志愿者围绕哨冲创作诗词书画摄影作品300余副,并将150余幅诗书画作品精心书写于簸箕、画布、竹制装饰物、石头等材质上,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二是以哨冲静谧而优雅的梨花景色为引,打造以“田园康养旅居”为主题的个旧市地标名片,成功举办梨花节、摄影展、音乐会、自行车越野公开挑战赛、ITRA国际越野跑赛事等活动,2023年,哨冲在梨花节期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旅游收入将近1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0%,不仅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也让旅游业成为促进南来北往游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三是建成个旧市第一个乡村美术馆—洼居美术馆,美术馆集乡土人才培训、民族文化推广为一体、全国艺术专业院校学生各类艺术人士采风写生驿站、个旧市政协委员工作室、个旧市新阶人才大师工作站等为一体,为社会各族各界人士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民族团结+志愿服务,建设团结互助哨冲

一是建成哨冲党群服务小站,面向党员、群众和游客免费开放,提供党务、政务等相关政策咨询和游客服务,其服务范围包含提供党建指导、党群服务、教育管理、创业服务、人才联络、志愿帮扶、干部下沉挂钩以及文化、便民、医疗、养老、教育、助老等。二是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把村民认同、村民参与、村民满意作为村庄规划编制的根本出发点,组织村组干部、规划小组成员、村民代表等共商村庄规划建设,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氛围,让共建共享开出民族团结幸福花。累计召开村民大会7场、参与群众600人次,入户走访98户、综合各层面意见112条。三是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同提升村民自治实践结合起来,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积极解决群众集中反映的民生问题,成为化解纠纷、调解矛盾、宣传法律知识的骨干力量,及时有效地完成治安线索、稳定信息、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互帮互助、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温暖。多年来,戈贾社区及哨冲小组从未发生过一起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