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红河县“五以五更加”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效

来源:红河州民宗委 发布日期:2023-10-11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红河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目标,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以政治引领为根本保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涉民族工作议题召开县委常委会3次、县政府常务会3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次,引领各级党委(党组)开展学习活动130余场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要点和年度综合考评重要内容,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牵头单位协同,全社会参与。打好“创建+乡村振兴”“创建+基层治理”等品牌。扎实推进“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和深入实施“石榴红”“枝繁干壮”“润土培根”工程,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县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更加丰盈充实。开展征文、诵读、摄影征集等“十个一”系列主题活动。开展《阿波毛主席》唱歌比赛暨民族团结大合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傣族民歌对唱活动。新创哈尼族舞蹈《谷语》获第五届省群众文化“彩云奖”、《马帮·女人》获省创作歌舞艺术精品、《彝族刺绣》《哈尼族奕车“仰阿娜”》入选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三、以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全县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投入资金3.3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26个,乡村发展更加宜居宜业。总投资34.3亿元,全力推进惠民生的重大项目20个等的形式,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系列三年行动,持续壮大“三个经济”,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四、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全县各族群众友好一家亲更加深化融合。单身职工交友联谊活动等的形式深入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民族联谊活动,不断增进各民族间的感情交流。在南来北往、东去西来中各民族群众就业互嵌,仅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2万余人。依托“五一”节,举办中国•红河“开秧门”暨“仰阿娜”文化旅游节,吸引100余家企业云集,新华网等20余家媒体现场报道,网络媒体点击量突破4837.4万,旅游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平台。

五、以强化法治建设为保障,全县各族群众维护合法权益更加坚实牢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创新普法形式,根植法治理念”,把“龙头”“贝玛”、外出务工带头人三类人员纳入普法队伍,引导各民族群众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全县制定细化任务措施和工作清单,13支普法工作队下沉一线法制宣传255场次,专项普法3.9万余人次,不断夯实民族地区依法治理能力水平。